潮来山气盛,雾湿未成云。
野香知火粒,林影识花裙。
虫响(chóng xiǎng)的意思:形容声音微弱细小,像昆虫的叫声。
何因(hé yīn)的意思:为什么;因何
火粒(huǒ lì)的意思:火苗的小颗粒。形容事物微小、细碎。
两岸(liǎng àn)的意思:指海峡两岸,特指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
麋鹿(mí lù)的意思:麋鹿是指麋鹿的形象,比喻人或事物高贵、高尚、美好。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气盛(qì shèng)的意思:形容气势旺盛、气度宽大。
山气(shān qì)的意思:指山的气势或山中的气候。也用来形容人的气度、志向或气魄。
生友(shēng yǒu)的意思:生友指的是从小一起长大、共同成长的朋友。这种友谊通常比较深厚,持久,并且经历了共同的生活经历,互相扶持,互相帮助。
这首诗描绘了鹿母嶂的壮丽景色与自然生态,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岚、雾气、虫鸣、鸟语、野香、林影等自然元素,以及与麋鹿和谐共处的场景。
首联“潮来山气盛,雾湿未成云”,开篇即以“潮”、“山气”、“雾”描绘出一幅动态的山间景象,山气随着潮水而来,雾气弥漫,但尚未凝结成云,展现出一种朦胧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颔联“虫响千峰合,禽声两岸分”,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景象。千峰之间,虫鸣声汇聚,两岸之上,鸟鸣声分明,通过声音的对比与融合,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自然生态画面。
颈联“野香知火粒,林影识花裙”,将嗅觉与视觉相结合,野花的香气仿佛能辨识出每一颗燃烧的种子,林间的光影则像是穿着花裙的女子在舞蹈,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细微之美。
尾联“麋鹿平生友,何因不入群”,以麋鹿作为自然界的伙伴,表达了对它们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为何麋鹿不能融入人类社会,隐含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鹿母嶂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和谐共生生态状态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