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度鹿母嶂作》
《度鹿母嶂作》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潮来山气盛,雾湿未成云。

虫响千峰合,禽声两岸分。

野香知火粒,林影识花裙。

麋鹿平生友,何因不入群。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虫响(chóng xiǎng)的意思:形容声音微弱细小,像昆虫的叫声。

何因(hé yīn)的意思:为什么;因何

火粒(huǒ lì)的意思:火苗的小颗粒。形容事物微小、细碎。

两岸(liǎng àn)的意思:指海峡两岸,特指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

麋鹿(mí lù)的意思:麋鹿是指麋鹿的形象,比喻人或事物高贵、高尚、美好。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气盛(qì shèng)的意思:形容气势旺盛、气度宽大。

山气(shān qì)的意思:指山的气势或山中的气候。也用来形容人的气度、志向或气魄。

生友(shēng yǒu)的意思:生友指的是从小一起长大、共同成长的朋友。这种友谊通常比较深厚,持久,并且经历了共同的生活经历,互相扶持,互相帮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鹿母嶂的壮丽景色与自然生态,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岚、雾气、虫鸣、鸟语、野香、林影等自然元素,以及与麋鹿和谐共处的场景。

首联“潮来山气盛,雾湿未成云”,开篇即以“潮”、“山气”、“雾”描绘出一幅动态的山间景象,山气随着潮水而来,雾气弥漫,但尚未凝结成云,展现出一种朦胧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颔联“虫响千峰合,禽声两岸分”,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景象。千峰之间,虫鸣声汇聚,两岸之上,鸟鸣声分明,通过声音的对比与融合,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自然生态画面。

颈联“野香知火粒,林影识花裙”,将嗅觉与视觉相结合,野花的香气仿佛能辨识出每一颗燃烧的种子,林间的光影则像是穿着花裙的女子在舞蹈,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细微之美。

尾联“麋鹿平生友,何因不入群”,以麋鹿作为自然界的伙伴,表达了对它们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为何麋鹿不能融入人类社会,隐含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鹿母嶂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和谐共生生态状态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谢淮东漕虞寿老宝文察院寄诗二首·其一

诗吸三江捲五湖,彫琼为句字为珠。

前身谢守吟澄练,今代世南行秘书。

獬豸峨冠久尘醭,星辰听履即须臾。

夜来飞入东园去,梦里分明觉后虚。

(0)

腊夜普明寺睡觉二首·其一

旅梦忘为客,檐声忽唤愁。

亲庭未差远,佛屋不胜秋。

只么功名是,如今悟解不。

十年行路饱,谁不遣吾休。

(0)

程泰之尚书龙学挽词二首·其二

公弭江西节,侬横南浦舟。

相逢便金石,一别几春秋。

问讯频黄耳,归休各白头。

丰碑那忍读,未读涕先流。

(0)

寄题彭泽王尉名自适廨舍二境·其一读书岩

不遇黄山谷,那传石橘林。

岩欺小孤顶,影落大江心。

试听秋虫语,如闻夜诵音。

梅仙癖嗜古,此外更幽寻。

(0)

留题筠庵以茅盖层出如蓑衣然

茂林脩竹翠光中,那得披蓑一老翁。

白石砌成珠子径,黄茅裹却水晶宫。

夏凉冬暖非人境,雪打霜封即钓篷。

老子明朝便东去,更携瓦枕享松风。

(0)

晓晴发黄杜驿二首·其二

巷竹欹将倒,林花湿不飞。

总将枝上雨,洒入轿间衣。

晴色犹全嫩,春寒肯便归。

祗能欺客子,户户闭荆扉。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