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没栖洲鹭,天连映浦樯。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津 亭 有 怀 唐 /耿 湋 津 亭 一 望 乡 ,淮 海 晚 茫 茫 。草 没 栖 洲 鹭 ,天 连 映 浦 樯 。往 来 通 楚 越 ,旦 暮 易 渔 商 。惆 怅 缄 书 毕 ,何 人 向 洛 阳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惆怅(chóu chàng)的意思:心情郁闷、烦恼不安。
旦暮(dàn mù)的意思:指一天的早晨和傍晚,也可指时间的极短暂。
淮海(huái hǎi)的意思:淮海是指淮河和长江之间的地区,也可以引申为广阔的平原或辽阔的海洋。
缄书(jiān shū)的意思:指封存、保存信件,不让外人知晓其内容。
津亭(jīn tíng)的意思:指渡口的亭子,比喻帮助人渡过困难或解决问题的地方。
洛阳(luò yáng)的意思:指文化名人或作品在洛阳特别受到重视和推崇。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望乡(wàng xiāng)的意思:指思念家乡或故乡的情感。
往来(wǎng lái)的意思:往来是一个动词短语,表示来去、交流、来往等意思。
一望(yī wàng)的意思:远远望去,一眼可以看到的景象。
渔商(yú shāng)的意思:指人们通过合作互助来共同谋求利益的意思。
- 翻译
- 在津亭眺望故乡,淮海的傍晚一片苍茫。
草丛中鹭鸟归巢,天边与水中的船桅相接。
船只往来于楚越之间,昼夜变换渔民和商人更迭。
写完信后心中惆怅,又有谁能将这书信送到洛阳?
- 注释
- 津亭:渡口的亭子。
乡:故乡。
淮海:淮河与东海之间。
茫茫:广阔无垠。
栖洲鹭:在小岛上栖息的白鹭。
映浦樯:倒映在水中的船桅。
楚越:古代两个地区名,这里泛指南方地区。
渔商:捕鱼和做买卖的人。
惆怅:忧郁、伤感。
缄书:封好信件。
洛阳:古都,这里代指远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念和渺茫的情感,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远方故乡的深情。"津亭一望乡,淮海晚茫茫"中,“津亭”可能是指某个水边的亭子,而“一望乡”则表明诗人在此处能够望见自己的家乡,这种视线上的联系增添了一份乡愁。"草没栖洲鹭,天连映浦樯"写出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荒凉的自然景象,栖洲和浦樯都是水边的地貌,草丛中藏匿着栖息的鸟儿,而天空与水面相接,给人以广阔无垠之感。
"往来通楚越,旦暮易渔商"这两句则描绘了一个交通便利、商贸活跃的场景。楚和越都是古代的地名,这里意味着南北交通的畅通,而“旦暮”指的是日夜更迭,“渔商”则是从事渔业和商业的人们,表明了这个地方经济活动的频繁。
最后两句"惆怅缄书毕,何人向洛阳"中,“惆怅”形容一种心情复杂的情绪,而“缄书毕”则意味着写信已毕。诗人在写完信后,心中仍然充满了对远方的思念和不舍,这种情感驱使他询问,有谁能够将这封信带往洛阳。在这里,洛阳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地名,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某种归宿。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将诗人的乡愁和对远方的思念展现得淋漓尽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息县阻雨二日方趋真阳十一日达汝宁道中低下处便成巨浸肩舆渡水得十二韵纪所见
酷暑如吏苛,驱除雨之德。
凉气幸有馀,暂霁见山色。
拂衣晨出门,悬知埃氛释。
得失理莫齐,淖泞乃行恻。
望望还欲晴,中夜转萧瑟。
淮汝增浊波,良畴颇冲射。
乃知周道旁,倏忽成陂泽。
泻涧鸣急湍,坏桥惊转石。
老农聚室愁,下处害秋穑。
因思圣王理,勤民事沟洫。
百川各有归,万井安利食。
云胡遂人亡,经画固无策。
我生一何愚,奔走空役役。
索途屡仓皇,即事聊太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