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有声难定,缘知听未真。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风露(fēng lù)的意思:指春天的风和露水,比喻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梦中(mèng zhōng)的意思:指在梦中,不真实的情景或境况。
侵夜(qīn yè)的意思:指夜晚时分侵犯他人的财物或权益。
他日(tā rì)的意思:指将来的日子,将来的某一天。
下意(xià yì)的意思:在不经意间,不经意地。
向晨(xiàng chén)的意思:指向着早晨,比喻方向或目标明确,积极向前。
星河(xīng hé)的意思:形容星星点点,繁多众多。
有声(yǒu shēng)的意思:有声指的是有声音,有声有色形容声音宏亮、响亮、生动。
玉墀(yù chí)的意思:指帝王的御座。
中人(zhōng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某种事物中具有一定地位、能力或影响力的人。
- 鉴赏
这首清代鲁一同的《蟋蟀》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静谧和诗人内心的情感交流。首句“岂有声难定”,暗示蟋蟀鸣叫的声音虽然微弱,但诗人却能捕捉到其中微妙的变化,体现了对自然之音的敏感。次句“缘知听未真”进一步强调,这种听觉的把握并非表面的感知,而是深入内心的领悟。
“苦将阶下意”表达了诗人试图将阶下所感的寂寥或思绪,通过梦境传递给远方的人,显示出一种深情的寄托。接下来,“风露初侵夜,星河欲向晨”两句,通过描绘夜晚的风露和即将破晓的星河,渲染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也寓言着时光的流转和情感的绵长。
最后两句“玉墀他日好,亦未称间身”,诗人想象未来的美好,但认为自己目前的境遇还不足以完全匹配这样的期待,流露出一种谦逊和自我审视的态度。整首诗以蟋蟀为引,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沉,以及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上西平/金人捧露盘·其二送杜叔高
恨如新,新恨了,又重新。看天上、多少浮云。
江南好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夜来风雨,春归似欲留人。
尊如海,人如玉,诗如锦,笔如神。能几字、尽殷勤。
江天日暮,何时重与细论文。
绿杨阴里,听阳关、门掩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