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译
- 在不同的道路上追寻禹和颜回的足迹,他们的精神未分高下,无论是黄阁还是青山。
细微的时机变化如同秋天的毫毛般难以察觉,姑且以此来验证上天的心意,那是在言语与沉默之间的微妙表达。
- 注释
- 异归同:指追寻不同的道路却殊途同归。
禹与颜:禹:大禹,古代著名治水英雄;颜:颜回,孔子弟子,以德行著称。
黄阁:古代高级官员的居所,代指高位。
青山:象征清高或隐逸的生活。
事机:事物的发展趋势或关键时机。
秋毫上:比喻极其微小的变化。
聊验:姑且用来检验。
天心:指上天的意志或命运。
语默间:言语和沉默之间,暗示微妙的内心活动。
- 鉴赏
在这首诗中,张载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巧妙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送别之情的画面。"出异归同禹与颜"一句,以古圣贤禹、颜为喻,表达了对友人修撰赴阙(即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的期许和赞赏之意,意味着希望他能够像古代的圣人一样出类拔萃。同时,也暗含了一种归于同一价值追求的愿望,即便是才华横溢,也终将回归到传统文化的正轨。
"未分黄阁与青山"则是说在这个过程中,还没有区分出个人之间的差异,好比黄阁(即宫殿)和青山一样,都还处于等待被发现和评判的状态。这也表明了诗人对友人的信心,认为他不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脱颖而出。
"事机爽忽秋毫上"一句,通过对时光流逝、万物更新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对时间和命运的感慨。"事机"指的是人生中的各种机遇和挑战,而"爽忽秋毫"则是形容时间轻轻地、不经意间就悄然滑过了,这里化用了古人对于时光易逝的感叹。
最后,"聊验天心语默间"表达的是诗人在送别之际,对友人的期望和对命运的理解。"聊验"意味着浅尝辄止,通过有限的言辞来探讨深邃难测的事物;"天心"即自然法则或上天安排,而"语默间"则是说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总有一些微妙的情感和理解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文化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友情和个人理想追求的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种竹二首·其二
昔有文与可,閒居维独笑。
笑笑终无言,写竹发其妙。
当时少人知,秖有东坡好。
何如武林山,两两相比肖。
幻者尝似真,似真真不较。
寒玉一溪烟,渭川千亩道。
抱节葛龙迁,作花丹凤到。
树之为庭实,君子多所效。
咏史十二首·其七
微子竟何去,朝鲜闻鹁鸠。
箕子托佯狂,为人画九畴。
比干谏而死,形骸以为仇。
孔圣称三仁,芳躅传千秋。
迂哉鲁仲连,一身奚所求。
彊秦并六国,不知曾闻否。
刻石遍川岳,寻仙穷瀛洲。
古今多帝王,东海空悠悠。
更有田北平,除芜锄荒丘。
管宁终不仕,读书到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