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横塘访马生近文六首·其一》
《横塘访马生近文六首·其一》全文
清 / 曹家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出郭不知远,寻幽小桥

野花上冢密树通潮

蒲沼连风叶,畦秧森露苗

生具杯酒赤脚漫相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杯酒(bēi jiǔ)的意思:指一杯酒,表示祝福或感慨之情。

赤脚(chì jiǎo)的意思:指没有穿鞋袜的脚,也比喻贫穷、朴素的生活方式。

露苗(lòu miáo)的意思:指幼苗刚出土或初露芽叶。

密树(mì shù)的意思:比喻事物密集、众多。

上冢(shàng zhǒng)的意思:上冢指人死后安葬在坟墓中。

生具(shēng jù)的意思:指生活必需品,也可指生活所需的各种物品。

通潮(tōng cháo)的意思:形容思想、言论等广泛传播,影响力大。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小桥(xiǎo qiáo)的意思:小桥通常指小型的桥梁,也用来比喻狭窄的通道或连接两个地方的重要纽带。

寻幽(xún yōu)的意思:寻找幽静、幽深的地方或事物。

野花(yě huā)的意思:指在野外生长的花朵,比喻不受拘束、自由自在的人或事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郊外访友的闲适之旅。诗人走出城郭,不计路程之远,只为探寻幽静之所,走过一座小桥,内心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好奇。

“野花齐上冢”,描绘了春天时节,野花竞相开放,仿佛在墓碑上铺陈着一片生机勃勃的色彩,既展现了大自然的蓬勃生命力,也暗示了对逝去生命的缅怀与敬意。

“密树暗通潮”,则通过树木的茂密与潮水的流动,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氛围。树木的密集不仅遮蔽了外界的喧嚣,也仿佛与潮水形成了某种神秘的联系,暗示着自然界的和谐与循环。

“蒲沼连风叶,畦秧森露苗”,进一步展示了诗人所见的自然景观。蒲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水面的波纹;田地里的秧苗在露水的滋润下显得格外翠绿,生机盎然。这些细节描绘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深深赞叹。

最后,“先生具杯酒,赤脚漫相邀”则以轻松愉快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情景。友人准备了酒菜,邀请诗人共饮,气氛温馨而自在。赤脚的细节更增添了这份亲近与随性的感觉,体现了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生活质朴乐趣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友情的真挚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是一幅生动的田园诗画卷。

作者介绍

曹家达
朝代:清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猜你喜欢

蓦山溪

清明绿野,玉色明春酒。

燕地雪如沙,为唤起、斗南温秀。

鬓丝禅榻,梦觉古扬州,瑶台路,返魂香,好在啼妆瘦。

春前入眼,似是章台柳。

欲典鹔鹴裘,误金车、香迎马首。

绿阴青子,后日便东风,秋千散,莫寒生,月到西厢后。

(0)

江城子

半年无梦到春温。可怜人。几黄昏。

想见玉徽、风度更清新。

翠射娉婷云八尺,谁为写,五湖春。

好风归路软红尘。暖冰魂。缕金裙。

唤起一天、星月入金尊。

留取木樨花上露,挥醉墨,洒行云。

(0)

满庭芳.南营探梅至梅隐丈□

长忆当年,读书窗下,岁寒留看孤芳。

巡檐索笑,重到更彷徨。

梅隐先生何在,清江外、新构茅堂。

人应道、攀枝嗅蕊,那得救饥肠。

多情余习气,芒鞋竹杖,未忍相忘。

但年年依旧,疏影幽香。

好是春风近也,犹记得、吟绕昏黄。

开尊饮,参横斗转,同醉卧花旁。

(0)

临江仙.次解东庵学士咏梅韵

闻说东庵梅最好,何须远访西湖。

金衣相映玉肌肤。幽香俱可爱,颜色不妨殊。

花主惜春仍好事,作诗清似林逋。

冰蕤雪萼正敷腴。只愁无客至,那怕酒须沽。

(0)

凤栖梧

倦客情悰纷似缕。小院无人,卧听秋虫语。

归意已搀新雁去。晚凉更作潇潇两。

架上秋衣蝇点素。冷菊戎装,尚被春花妒。

别有溪山容杖屦。等閒不许人知处。

(0)

送唐子华嘉兴照磨

闻君秋思满南湖,行李今晨发帝都。

幕府初乘从事马,江城还忆步兵鲈。

树浮白日山侵越,潮蹴青天海入吴。

閒暇凭高动诗兴,须成一醉扫新图。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