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唐仁夫》
《送唐仁夫》全文
明 / 边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象阙指龙洲,天南海北头。

岛夷使节山鬼行舟

墓采秋蘋奠,乡看昼锦游。

归期何日瑶草悠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岛夷(dǎo yí)的意思:指边远地区或蛮荒之地。

归期(guī qī)的意思:指返回的时间或期限。

海北(hǎi běi)的意思:指海的北方,意为极远的地方,比喻非常遥远或很难到达的地方。

何日(hé rì)的意思:什么时候

南海(nán hǎi)的意思:指南方的海洋,也可用来比喻广阔无边的事物。

山鬼(shān guǐ)的意思:指山中的妖怪或山里的野兽。也用来形容行为凶恶的人。

使节(shǐ jié)的意思:指派出使者前往他国,进行外交活动或传递信息的行为。

天南(tiān nán)的意思:指南方,南方。

象阙(xiàng quē)的意思:形容建筑物高大壮丽,宏伟非凡。

行舟(xíng zhōu)的意思:指人生旅途中努力向前的行动。

瑶草(yáo cǎo)的意思:指美丽而稀有的草木。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昼锦(zhòu jǐn)的意思:昼锦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白天色彩鲜艳、美丽绚烂的景象。

天南海北(tiān nán hǎi běi)的意思:形容范围广泛,遍及天南地北、海内外。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边贡所作的《送唐仁夫》。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唐仁夫前往遥远之地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远方未知世界的想象。

首句“象阙指龙洲,天南海北头”,以“象阙”象征朝廷,将友人即将前往的地方比作遥远的“龙洲”,同时点明了两地相隔之远,天南海北,暗示了旅程的艰辛与漫长。

接着,“岛夷随使节,山鬼避行舟”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岛夷”(岛上的居民)和“山鬼”(山中的神灵)都赋予了人的情感,它们随着使节的船只而行动,既表现了友人地位的尊崇,也体现了人们对友人旅途安全的关切。

“墓采秋蘋奠,乡看昼锦游”描绘了友人在远方祭扫先人墓地时的场景,以及在异乡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情景。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友人旅途中的不同经历,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最后,“归期定何日,瑶草思悠悠”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何时能归来的深深忧虑和思念之情。瑶草在这里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或希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生活的期待和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送别友人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人旅途的担忧,也有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是一首充满深情的送别之作。

作者介绍
边贡

边贡
朝代:明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市)   生辰:1476 ~1532

边贡(公元1476--1532年)字廷实,因家居华泉附近,道号华泉子,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边贡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猜你喜欢

一中

莫把三才别立根,此身亦自一中分。

四时环绕天包地,万片捲舒山出云。

道在灵台常泼泼,气归元海自沄沄。

百年保合太和内,老学无成恐有闻。

(0)

朝中措·其二

几回相与叹高才。忽报驭风来。

谁道亟朝天阙,更能同上春台。

主人早晚,班联玉笋,行听连催。

湖上饱赓新唱,思堂快泻深杯。

(0)

六言四首·其三

百千年阵碛在,六七月雪流来。

文笔手巾南向,白盐赤甲东回。

(0)

次韵答克修

懒慢相成拙似初,亲朋莫问近何如。

居然野性成孤鹤,聊尔尘编扑蠹鱼。

才比刘墙犹自短,诗如陶粟了无储。

骊珠相畀知君厚,燕石轻酬笑我疏。

(0)

柔远楼

柔远楼高豁寸眸,白盐赤甲锁关头。

四川形胜当前险,三峡波涛据上游。

鸟道极天云日近,靴城匝地市烟浮。

时平久矣无戎马,回首当年老杜忧。

(0)

黄杨岩

石壁巉岩惊鬼划,异草幽花锁春色。

群山迤逦不能高,突兀独磨霄汉碧。

芒鞋千尺上崔嵬,手摘星辰脚底雷。

拨破烟云得洞户,醉眼恐是天门开。

入门嵯峨森紫玉,冷风吹面天香馥。

箕踞胡床挥麈尾,万指未充空洞腹。

我因避地访名山,扁舟夜渡沙溪寒。

辛勤博此一笑喜,太平犹在水云间。

猛将今无三角虎,狐狸昼号鳅鳝舞。

灵岩知有老龙藏,挽出人间作霖雨。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