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梅月》
《梅月》全文
宋 / 释元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堂上传风雅,高标一段奇。

韵清梅蘸水,生白月来时。

有影皆成画无声总是诗。

屋头春信早,催发南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月(bái yuè)的意思:指明亮的月亮,也比喻纯洁、明亮的心灵。

成画(chéng huà)的意思:指成就很高的画作。

传风(chuán fēng)的意思:传递消息或信息。

春信(chūn xìn)的意思:春天的消息,指春天来临的预兆。

催发(cuī fā)的意思:催促或推动事物发展或实现

风雅(fēng yǎ)的意思:指文化修养高雅,举止言谈优雅。

高标(gāo biāo)的意思:高度标准或要求

南枝(nán zhī)的意思:指在困境中寻求帮助的人或事物。

上传(shàng chuán)的意思:上传指将文件或信息从本地设备发送到网络或其他设备。

生白(shēng bái)的意思:指人刻意装作不懂或不知道,故意掩饰自己的知识或能力。

堂上(táng shàng)的意思:指在家庭或团体中的正式场合中,以长辈或上级的身份出席或主持会议、座谈等活动。

屋头(wū tóu)的意思:指屋顶上的头部,比喻在某个地方最高处的人。

无声(wú shēng)的意思:没有声音或没有发出声音。

一段(yī duàn)的意思:指一段时间、一段经历或一段故事。

总是(zǒng shì)的意思:始终如一,一直都是这样

鉴赏

这首诗以“梅月”为主题,描绘了梅花在月光下的清雅景象,以及其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花在月色中的独特韵味和生机勃勃的春意。

首句“堂上传风雅,高标一段奇”,开篇即点明了诗中所展现的高雅情调和不同寻常之处,暗示了梅花不凡的气质。接着,“韵清梅蘸水,生白月来时”,描绘了月光下梅花的清韵,仿佛是月色与梅花相互交融,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纯净的氛围。诗句中的“蘸水”二字,生动地表现了梅花在水中倒映的美丽姿态,而“生白月来时”则进一步强调了月光对梅花美感的增益。

“有影皆成画,无声总是诗”,这两句将视觉与听觉的体验融合在一起,不仅描绘了梅花在月光下的美丽身影,更通过“画”和“诗”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梅花之美的深刻感受和赞美。梅花的影子在诗人眼中如同一幅幅精美的画卷,而其静默的存在又仿佛是无声的诗歌,传递着深邃的情感和哲理。

最后,“屋头春信早,催发向南枝”,诗人借梅花的生长状态,预示了春天的到来。梅花在屋檐下早早地绽放,似乎在催促着春天的脚步,向南枝伸展,充满了生机与希望。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循环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在月光下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以及诗人对生命、季节更替和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释元肇
朝代:宋

释元肇(一一八九~?)(生年据本集卷上《寄赵东阁》“与君生己酉”及卷下《丁巳生朝》年六十九推定),字圣徒(日刻本本集署名),号淮海,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俗姓潘。年十九薙染受具。参浙翁于径山,命为掌记。出世通之光孝,历住吴城双塔、金陵清凉、天台万年、苏之万寿、永嘉江心、杭之净慈、灵隐等寺,圆寂于径山。有《淮海挐音》二卷。
猜你喜欢

赏内阁芍药和徐阁老先生韵四首·其三

红入枝头香亦归,此花风韵夐然稀。

百千万瓣藏春富,一两三枝醉露菲。

天近惯呈金带瑞,地灵宁藉宝栏围。

丛中品第曾称相,正好盘根伴北扉。

(0)

感事呈王子敬太史同寅

世态秋云不可言,酒酣耽坐老僧禅。

细将往事从头检,只爱浮名到手先。

碌碌自怜蕉鹿梦,劳劳谁谢茧丝缠。

焚香剪烛空斋静,读尽南华内外篇。

(0)

暮春

生长默成聚,时光疾转车。

花无留树朵,草尽迸阶芽。

何处曾宣惠,中林有列罝。

送春多感慨,半不为韶华。

(0)

海滨舆诵为郭武定总戎题

岭外尘氛净,枫宸诏命来。

君民争切仰,文武显全材。

四海阳春转,千年寿域开。

岘山恩莫断,群眼望三台。

(0)

送方伯胡大声转福建左辖

洒洒一心虚,光明世几如。

苍头伴琴鹤,行担只诗书。

感化清风外,涵恩细雨馀。

遗思歌不尽,碑树砚山墟。

(0)

苍崖为大历彭处士作

高怀何处足幽栖,万仞峰头一杖藜。

苔拥石傍云掩映,锦铺岩下树高低。

藤枝拖雨猿争下,草色连天鸟乱啼。

欲到个中一寻访,恐劳磨石记新题。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