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憎蚊》
《憎蚊》全文
明 / 王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才瞑便??,凭陵骋能。策躯不自爱利口向人腾。

座客劳挥扇,书生炙灯

秋风旦夕,知尔不须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骋能(chěng néng)的意思:骋能指的是充分发挥才能,展现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

旦夕(dàn xī)的意思:指时间非常短暂,形容事情的发展迅速或情况的变化突然。

利口(lì kǒu)的意思:形容人口才聪明,口齿伶俐。

凭陵(píng líng)的意思:依靠、倚赖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书生(shū shēng)的意思:指有学问但缺乏实际经验的年轻人。

炙灯(zhì dēng)的意思:指用烛火照明,比喻对事物进行深入观察和研究。

自爱(zì ài)的意思:自己爱护自己,自重自爱。

座客(zuò kè)的意思:指没有固定工作或职责的人,常常在别人的家里或场所做客。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绂所作的《憎蚊》。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蚊子的厌恶之情,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蚊子的猖獗与烦扰。

首句“才瞑便??”,形象地描绘了蚊子在夜幕降临时的活跃状态,仿佛它们在黑暗中寻找猎物,充满了动态感。接着,“凭陵若骋能”一句,进一步刻画了蚊子的肆虐,它们仿佛在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力量和技巧,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烦恼。

“策躯不自爱,利口向人腾。”这两句揭示了蚊子的本性,它们不顾自身安危,只为了获取食物而不断地向人类进攻,表现了蚊子的贪婪与无情。

“座客劳挥扇,书生罢炙灯。”这两句描绘了人们为了驱赶蚊子所采取的行动,无论是聚会的客人还是埋头读书的学子,都不得不放下手中的活动,挥动扇子或熄灭灯火,以求得片刻安宁,体现了蚊子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最后,“秋风来旦夕,知尔不须憎。”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蚊子的理解与宽容,虽然蚊子带来了困扰,但随着秋风的到来,它们终将离去,因此无需过分憎恨。这句诗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生命多样性的尊重与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蚊子这一常见生物的独特见解,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之间关系的思考。

作者介绍
王绂

王绂
朝代:明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猜你喜欢

送萧正字往蔡州贺裴相淮西平

相府旌旄重,还邀上客行。

今朝郭门路,初彻蔡州城。

从马唯提酒,防身不要兵。

从来皆作使,君去是时平。

(0)

送崔约下第归扬州

满座诗人吟送酒,离城此会亦应稀。

春风下第时称屈,秋卷呈亲自束归。

日晚山花当马落,天阴水鸟傍船飞。

江边道路多苔藓,尘土无由得上衣。

(0)

送元绪上人游商山

万法空门里,师修历几生。

过来心已悟,未到行弥精。

溪寂钟还度,林昏锡独鸣。

朝簪抽未得,此别岂忘情。

(0)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二十七

主印三年坐,山居百事休。

焚香开敕库,踏月上城楼。

饮酒多成病,吟诗易长愁。

慇勤问渔者,暂借手中钩。

(0)

同裴起居厉侍御放朝游曲江

暑月放朝频,青槐路绝尘。

雨晴江色出,风动草香新。

独立分幽岛,同行得静人。

此欢宜稍滞,此去与谁亲。

(0)

寄贞法师

巡礼知难尽,幽人见亦稀。

几年潭上过,何待雪中归。

远瀑穿经室,寒螀发定衣。

无因寻道者,独坐对松扉。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