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暖知冬候,更长识老情。
客毡初梦觉,邻烛更书声。
这首元代诗人黄镇成的《冬夜》描绘了冬日夜晚的静谧与深沉。首句“室暖知冬候”通过室内温度的变化,暗示了季节的来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接着,“更长识老情”表达了随着夜晚的延长,诗人感受到岁月流逝和自身老去的情感。
“客毡初梦觉”写诗人作为旅人,从睡梦中醒来,毡垫的寒意让人意识到深夜的存在。而“邻烛更书声”则通过邻居挑灯夜读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勤奋的学习氛围,也反映出诗人对知识的追求。
“漏缓风传远”中的“漏”指古代计时器,漏声缓慢,说明时间过得很慢,而风声由远及近,传递着冬夜的寂静。最后一句“窗虚月透明”,窗户清晰可见月光,形象地描绘出冬夜月色的明亮和透彻。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夜的景象,寓含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生况味的感慨,以及对知识的敬仰和自我修养的坚持。
林影横榰折脚床,禅翁唤我坐斜阳。
诸天共说无生话,万壑同薰不尽香。
茗碗泛云醒远目,藜羹煮玉闹枯肠。
逢人若问峰头事,翠竹阴中菊正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