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知琴无弦,无琴无人知。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独立(dú lì)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不依赖于他人或其他事物,能够自主进行活动或决策。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 鉴赏
这首诗以孟郊(字东野)为题,巧妙地运用了“琴”与“知音”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知己难遇的感慨。
首句“人知琴无弦”,借用“琴无弦”比喻孟郊的才华或作品虽不被世人广泛知晓,但其内在价值和深度却如同无弦之琴,深藏不露。这里的“人”泛指社会大众,强调的是孟郊在当时并未得到应有的认可和理解。
次句“无琴无人知”,进一步深化了前一句的含义,指出即使孟郊的作品如同无弦之琴,也无法让世人真正了解其价值。这里不仅是在说孟郊的诗作,更是在暗喻他的品格、思想乃至人生经历,都难以通过表面的形式被人们所认知。
第三句“独立天地间”,描绘出孟郊作为一个独立而特立独行的个体,在广阔的世界中独自存在的情景。这不仅是对孟郊个人形象的刻画,也隐含了他对社会现实的疏离感和对自我价值的坚持。
最后一句“知音复是谁”,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理解自己、欣赏自己才华的知音的渴望。这句话既是对于孟郊的赞美,也是对于所有在世间寻找知音的文人墨客的共鸣。它揭示了艺术创作与欣赏之间那层神秘而微妙的关系,以及在追求精神共鸣过程中的孤独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琴”与“知音”的象征性运用,深刻地探讨了艺术创作与社会认知之间的矛盾,以及个体在寻求认同过程中的复杂情感。它既是对孟郊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所有在艺术道路上探索者共有的心灵写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庭芳
道释儒门,三教归一,算来平等肩齐。
道分天地,万化总归基。
佛在灵山证果,六年后、雪岭修持。
儒家教,温良恭俭,万代帝王师。
道传秘诀,佛流方便,忍辱慈悲。
大成至圣,岂辩高低。
都是后学晚辈,分人我、说是谈非。
休争气,三尊一体,瞻仰共皈依。
夏日雨中题谔师房
夏雨下如绳,虚廊减郁蒸。
溅琴移榻避,添砚就檐承。
暗喜同田父,闲听共野僧。
苦吟题壁上,欲改更慵能。
满江红
筑室依崖,春风送、一帘山色。
沙岛外,渔樵而已,别无闲客。
醉后和友眠犊背,醒来瀹茗寻泉脉。
把心情、分付陇头云,溪边石。身未老,头先白。
人不见,山空碧。约钓竿共把,自惭钩直。
相蜀吞吴成底事,何如只抱隆中膝。
漫长歌、歌罢悄无言,看青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