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吹双羽管,如奏落霞琴。
倒穴漂龙沫,穿松溅鹤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石浅洞门深,潺潺万古音"一句,通过对山洞之深和水声之古老的描述,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氛围。"似吹双羽管,如奏落霞琴"则以音乐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这潺潺水声的美妙,让人仿佛能听到仙乐般的声音。
接下来的两句"倒穴漂龙沫,穿松溅鹤襟"进一步描绘了洞中的奇观。"倒穴"指的是洞中形成的瀑布,而"漂龙沫"则是对水珠飞溅景象的形容;"穿松溅鹤襟"则让人联想到古代仙人的传说,既增添了画面的神秘感,也强化了诗中的山水意境。
最后两句"何人乘月弄,应作上清吟"则是对洞中美景的最高赞颂。"何人"表达了一种疑问,是哪位仙人在此地乘着明月演奏琴曲?"应作上清吟"则暗示这音乐非凡,是能够通天的地仙之音,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和对超脱尘世境界的追求。
萱花遥望北堂悬,一疏陈情四海传。
绣斧声名红日下,斑衣魂梦白云前。
埋轮未促燕中驾,鼓柁聊移霅上船。
屈指瑶池华宴近,蟠桃消息报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