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刁斗(diāo dǒu)的意思:形容人狡猾、狡诈。
烽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时期烽火四起、战事频繁的景象。
故垒(gù lěi)的意思:指曾经作为防御工事的城墙或堡垒,现已废弃或失修。比喻过去曾经拥有的权势、地位或成就,现已荒废或不再存在。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虎将(hǔ jiàng)的意思:指勇猛的将领或战士。
甲马(jiǎ mǎ)的意思:指第一名的马,也用来形容在某一方面表现出色、排名第一的人或物。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精灵(jīng líng)的意思:形容聪明灵活,机智敏捷的人。
君侯(jūn hòu)的意思:指封建时代的高级官员,也泛指有地位、权力的人。
凛凛(lǐn lǐn)的意思:形容寒冷、严寒的样子,也用来形容气势威严、严肃庄重的样子。
名流(míng liú)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社会中享有盛名的人物。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神州(shén zhōu)的意思:指中国,意指中国是一个伟大而神圣的国家。
祠堂(cí táng)的意思:祠堂是指供奉祖先或先贤的庙宇。
未了(wèi liǎo)的意思:未了指未完成或未了结的事情。
文成(wén chéng)的意思:指文章或事物的成就、完成。
英风(yīng fēng)的意思:指英勇的气概和风采,形容人的风度或事物的风味有一种英俊、威武之感。
正气(zhèng qì)的意思:正气指的是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正直无私。
- 鉴赏
这首诗《桓侯庙》由清代诗人张鹏翮所作,通过对桓侯庙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与赞美之情。
首联“君侯正气足千秋,江上祠堂剑佩留”,开篇即以“君侯”尊称,赞颂其正气长存,千年不衰。江边的祠堂中,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剑佩相击的威严与庄重,引人遐想。
颔联“武定荆梁推虎将,文成刁斗羡名流”,进一步描绘了桓侯在军事和文治上的卓越成就。他如同猛虎一般,平定了荆楚和梁地,功勋卓著;而他的文治也令人钦羡,如同刁斗声声,传扬四方。
颈联“云安故垒烽烟静,天目孤城甲马游”,通过对比昔日烽火连天的战场与今日云安故垒的宁静,以及天目孤城中甲马的游动,展现了历史的变迁与和平的珍贵。同时,也暗示了桓侯的英名虽已远去,但其精神仍在世间流传。
尾联“扶汉精灵犹未了,英风凛凛在神州”,表达了对桓侯精神的永恒怀念。尽管历史的长河中,英雄的故事或许会被时间冲淡,但桓侯的精神却如同凛冽的风,永远激荡在神州大地上,激励着后人。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赞颂,不仅展现了桓侯的丰功伟绩,更传达了对英雄精神的崇高敬仰,以及对历史传承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