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一月二十日南至二首·其一》
《十一月二十日南至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风吹六十二年春,又见阳和一夜新。

兴废亲更三国事,死生暗易万城人。

种花纵好谁同赏置酒良难自惯贫。

独身本宗长,思兄临节倍悲辛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悲辛(bēi xīn)的意思:形容悲伤痛苦的心情。

本宗(běn zōng)的意思:指自己的家族或门派。

独身(dú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单身、未婚或无伴侣的状态。

国事(guó shì)的意思:指国家大事或国家事务。

和一(hé yī)的意思:和谐一致、协调统一

年春(nián chūn)的意思:指新年的春天,也用来比喻新的开始或希望。

三国(sān guó)的意思:指中国历史上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的时期,分为魏、蜀、吴三个国家并立的局面。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同赏(tóng shǎng)的意思:共同欣赏,共同赏识。

兴废(xīng fèi)的意思:指兴盛和衰败,兴旺和衰落。

阳和(yáng hé)的意思:指阳光明媚、和暖的天气。也形容人与人之间和睦友好。

一夜(yī yè)的意思:指短暂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或变化。

置酒(zhì jiǔ)的意思:设宴款待,举办酒宴。

宗长(zōng cháng)的意思:宗长指的是家族或宗族中的长辈,也可以表示家族的宗主或族长。

翻译
经历了六十二年的风风雨雨,又迎来了阳春一夜的新生。
历史兴衰亲历三国变迁,生死交错中无数人生无常。
即使种植的花再美,又有谁与我一同欣赏?设宴虽好,贫困的生活使我难以习惯。
如今我独自一人作为家族之长,思念兄长在节日之际倍感悲伤。
注释
六十二年:形容时间长久。
阳和:温暖的春天。
兴废:兴盛衰落。
三国事:指历史上三国时期的变迁。
万城人:形容众多的人。
种花:比喻美好的事物。
置酒:设宴。
自惯贫:习惯于贫困的生活。
本宗长:家族的主要负责人。
思兄:怀念兄弟。
倍悲辛:加倍的悲伤。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诗人方回所作,名为《十一月二十日南至二首·其一》。诗中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感慨和个人情感。

"风吹六十二年春,又见阳和一夜新。"

这两句诗描绘了时间流转与自然更迭的景象,"六十二年"暗示了一种循环往复的宿命观念,而"阳和一夜新"则表现出季节更新带来的生机与希望。

"兴废亲更三国事,死生暗易万城人。"

这里诗人借古代三国的兴衰更替,反映了历史的无常和人的生命如同过眼云烟,给人以深刻的历史哲思。

"种花纵好谁同赏,置酒良难自惯贫。"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与物是人非的情怀。他种植的花朵虽美,却无人共享;而置备的美酒,也因贫困无法自得其乐。

"今独身为本宗长,思兄临节倍悲辛。"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家族孤独感和对兄弟离别的深切怀念。在特殊的节日里,这种情感被无限放大,显得格外沉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个人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人生无常以及亲情流逝的深切感悟。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晚眺

霁烟稍尽见斜曛,极目长空似锦文。

绀碧缥黄看不尽,一重天间一重云。

(0)

中条山吊司空表圣

落日寒无影,层云万里阴。

诗人不可见,霜叶一山深。

堕笏非嘉遁,成仁悲陆沈。

清风谁许并,遥对首阳岑。

(0)

题吟红阁诗钞

泪洒优昙一现来,夜阑开卷几低徊。

愧他裙屐诸年少,谁似西泠咏絮才。

(0)

秋声

闻根蓦地爽秋宵,断续寒砧诉寂寥。

何拟扬州好风景,二分明月一枝箫。

(0)

月下读唐人诗悠然有悟

几卷唐诗手自娱,不须笺传苦纷拿。

有时悟到忘言处,明月梨花澹欲无。

(0)

游西山·其一

清晨驾巾车,日晡到山脚。

顿簸不辞劳,山灵如有约。

转路入烟霞,回头隔城郭。

危磴杂松楸,远寺闻钟铎。

孤青表遥峰,万绿争一壑。

行行下笋舆,径窄步引却。

还与叩僧寮,荒荒红日落。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