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佛宁为佛,传心欲了心。
偶来兴圣寺,像外睹威音。
传心(chuán xīn)的意思:通过默契或非言语的方式传递思想、情感或信息。
丛林(cóng lín)的意思:指密集的树木、灌木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纷杂复杂的事物。
膏火(gāo huǒ)的意思:比喻财富或者资源的来源。
火人(huǒ rén)的意思:指善于激发热情、激励人心的人。
苦海(kǔ hǎi)的意思:指人生处境困苦、痛苦的境地。
离苦(lí kǔ)的意思:摆脱痛苦,解脱困境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威音(wēi yīn)的意思:指声音威严、有威力,能够引起人们的敬畏和震慑。
物外(wù wài)的意思:超越尘世的境界,指人们追求超脱物质欲望的心境。
烟霞(yān xiá)的意思:指山间的烟雾和霞光,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寻求解脱与智慧的修行者,在人间与超脱之间徘徊的心境。首句“膏火人间遍”,以“膏火”比喻世间的苦难与烦恼,暗示修行者对世间痛苦的深切感知。接着,“烟霞物外寻”则表达了超越世俗,追求精神世界与自然和谐的愿望。
“人须离苦海,鸟亦傍丛林”两句,通过对比人与鸟的行为,强调了摆脱苦难、寻找心灵栖息地的重要性。人要像鸟靠近森林一样,远离尘嚣,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见佛宁为佛,传心欲了心”揭示了修行的目的不仅仅是个人的解脱,更是为了传递智慧,帮助他人了悟生命真谛。这体现了佛教中“普渡众生”的慈悲精神。
最后,“偶来兴圣寺,像外睹威音”则点明了地点——兴圣寺,并以“像外睹威音”结束,寓意在精神层面超越了物质与形式的限制,直接触及到宇宙的本源与真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修行者在世俗与超脱之间寻求心灵解放的过程,以及对智慧传承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