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鲁玉太博挽词三首·其一》
《送鲁玉太博挽词三首·其一》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射策志何远,阖棺人共疑。

奠觞朋友去,泣血母兄悲。

气窗间尽,车声户外知。

玉楼成作记,此语可能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阖棺(hé guān)的意思:合上棺材盖子,指人死亡。

户外(hù wài)的意思:户外指的是在室外的场所或活动。

可能(kě néng)的意思:有可能发生或存在的事物

母兄(mǔ xiōng)的意思:指母亲和兄长。

朋友(péng yǒu)的意思:指亲密的、信任的、相互帮助的人。

泣血(qì xuè)的意思:形容非常悲伤或痛苦到流泪的程度。

气窗(qì chuāng)的意思:气窗是指屋子里的窗户,用来通风透气。

射策(shè cè)的意思:指发出妙计或高明的计策。

雾气(wù qì)的意思:指雾气弥漫,视线模糊不清的状态。

玉楼(yù lóu)的意思:指美丽华丽的宫殿或楼阁。

注释
射策:科举考试。
志:志向。
阖棺:死亡。
疑:疑惑。
奠觞:设酒祭奠。
泣血:悲痛到眼中流出鲜血。
母兄:母亲和兄弟。
雾气:室内雾气。
车声:外面的车马声。
户外:室外。
玉楼:华丽的楼阁。
成作记:建成后作为纪念。
欺:欺骗。
翻译
科举之路遥不可及,死后人们的疑惑仍未消散。
为朋友设酒饯行,亲人含泪悲伤。
室内雾气散尽,窗外车马声清晰可闻。
即使建造华丽的玉楼,这些话语也可能被质疑真实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为友人鲁玉太博所写的挽词之一,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哀悼和对生者无尽的思念。首句"射策志何远",暗示鲁玉太博生前有着远大的抱负和追求;"阖棺人共疑",则透露出人们对他的离世感到震惊和惋惜,连死后都无法完全接受。

"奠觞朋友去",描绘了朋友们为他设祭,举杯哀思的场景,体现了友情的深厚;"泣血母兄悲",则展现了家人尤其是母亲和兄长的悲痛之情,亲情之深沉可见一斑。"雾气窗间尽,车声户外知",通过窗外的雾气和门外的车声,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寂静的氛围,寓言了鲁玉太博的离世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变化。

最后两句"玉楼成作记,此语可能欺",暗含对鲁玉太博身后事的感慨,即使建造华丽的纪念物也无法掩盖他对世人的影响,人们会记住他的事迹,这是否会被时间冲淡,诗人以疑问表达对逝者永恒记忆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对鲁玉太博生前志向、人际关系以及身后哀荣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咏梅和郑过斋老隐·其六

抚景新诗敢自慵,冷香丛里兴无穷。

半岩松雪才数朵,无限山林万古风。

(0)

壶山归兴赠别戴太守

载酒送公感兴长,木兰吾昔泛轻航。

萍蓬每忆当年迹,河岭那堪此日觞。

春啭锦莺歌断续,潮生珠海泽汪洋。

使君德政播南粤,不负朱轮返故乡。

(0)

和答郑过斋寄怀·其一

千峰慵出阁蓝舆,小洞阴深闭竹居。

正尔海门驰思远,朅来诗律得怀舒。

眠听啼鸟欹高枕,行数飞花点翠渠。

老去流光还念不,数函云壑有丹书。

(0)

徐氏园次养斋韵二首·其一

公子爱客开岩扉,琼帘绣户烟霜微。

鸾杯卜昼紫霞密,羯鼓遏秋红叶稀。

峰回石磴岳莲出,水满银塘江雁飞。

为爱天南异天北,拚饮莫教心赏迟。

(0)

黄龙洞天华宫故址

危石盘紫霄,幽谷吐白雨。

谁为真蛟蜃,架构穷莽楚。

锄云得翠磶,缅想翚飞宇。

甘霖羽盖地,町疃拱礼鼠。

迢遥秦阿房,天运能几许。

况持清海节,么么虫沙土。

黄龙诧贞符,三芝望霞举。

玉马朝洛州,执挺长降侣。

馁魂久销燐,俎豆忽环堵。

万物一指间,独契漆园语。

(0)

宫桑闻北郊亲蚕赋·其三

毋曰我私,黼裳卷衣。爰响爰禋,既襄既宜。

父母攸诒,云胡勿思。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