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武林至丁郭舟中杂兴八首·其二》
《自武林至丁郭舟中杂兴八首·其二》全文
明 / 刘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泽国迢递春深兴转幽。

田畴水岸村舍河流

缆拂花枝袅,帆将树影稠。

年来此地长日扁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长日(cháng rì)的意思:时间长,指日子过得很慢或很长久。

春深(chūn shēn)的意思:形容春天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村舍(cūn shè)的意思:指乡村中的房屋,也用来形容简朴、朴实的生活环境。

河流(hé liú)的意思:河流是指大自然中形成的、由水流组成的河道。在成语中,河流常常用来比喻事物的流动、变化或者人们的生活状态。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树影(shù yǐng)的意思:指树木投下的影子,比喻隐藏着真相或隐含着某种事物的迹象。

水岸(shuǐ àn)的意思:指水边的岸地,也可用来比喻安全的地方或稳定的环境。

田畴(tián chóu)的意思:指田地、农田。比喻事物的范围或领域。

迢递(tiáo dì)的意思:形容路途遥远,行程漫长。

泽国(zé guó)的意思:形容国家富饶兴盛,人民安居乐业。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琏的《自武林至丁郭舟中杂兴八首(其二)》描绘了江南水乡的迷人景色和诗人乘舟出行时的闲适心情。"泽国何迢递"开篇即展现出广阔而湿润的土地,给人以遥远而迷人的感觉。随着春天深入,诗人心中的兴致也愈发浓厚,转向了更深层次的宁静与享受。

"田畴低水岸,村舍傍河流"两句,细致入微地描绘了田野与村落依水而建的景象,展现了江南水乡的恬静与和谐。"缆拂花枝袅"进一步描绘了舟行过程中,缆绳轻轻摇曳,仿佛在与岸边的花朵共舞,增添了生动的画面感。"帆将树影稠"则通过船帆与树影的交织,表现了时光的流转与自然的韵律。

最后两句"何年来此地,长日驾扁舟"流露出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感慨,以及乘舟游历的悠然自得。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充分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江南水乡的热爱与向往。

作者介绍
刘琏

刘琏
朝代:明   籍贯:浙江青田(今属文成)   生辰:1348—1379

刘琏(1348—1379)字孟藻,浙江青田(今属文成)人,刘基之长子。生于元惠宗至正八年,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三十二岁。有文行。洪武十年,(1377)为考功监丞,兼试监察御史。出为江西布政司右参政,为胡惟庸党所胁,堕井死。琏工诗,词旨高雅。而运思深挚。著有自怡集一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猜你喜欢

方舟吟投赠杨亦琳林应尔袁季昌

乡关聊引望,失路倍相怜。

一水杳然去,方舟俨若仙。

凌波澹容与,顾影屡洄沿。

日映双帆下,风生一缆悬。

触荷蒂并掇,汎荇蔓同牵。

剑自龙文合,槎疑斗气连。

群鸥来泛泛,乘雁去翩翩。

水宿寒襟接,晨游芳袂联。

推篷分烛焰,敲石度茶烟。

酒熟浮觞引,诗成剪叶传。

又非萍水聚,时惜逝波煎。

投札申微咏,因之和扣舷。

(0)

经绿护屏村

山行数十里,渐觉有人家。

隔坞闻春白,沿溪尽沤麻。

泉流经九曲,磴道入三丫。

穴处依山谷,刀耕近水涯。

土垣桑作户,蓬巷竹成遮。

灌木环村背,垂藤傍屋牙。

居人惯逐虎,迷路屡惊蛇。

秋垄家家麦,春苗处处蛙。

甘瓜持作馔,苦叶代烹茶。

简朴淳风在,栖迟世代遐。

暝猿时挂树,幽涧自飘花。

到此尘心尽,农谈日易斜。

(0)

飓风后陈命美贻诗问病次韵答之·其二

尝闻海立疑生脚,更讶山移恰有灵。

木杪翻涛饥鹘叫,石林开隧毒龙经。

愁看积霭屯空阁,忽见微霞抹远汀。

瘦骨似嫌风力健,呼童糊纸补窗棂。

(0)

余自琼南括俸钱增扩园地仅寻丈许古树婆娑友人之所诃护也归理园事漫拈纪兴·其四

岁贫难度指纷纷,悔不移家住海濆。

鹤有赀粮权省节,僧抄钱米量支分。

惟馀剩水三弓地,占断遥峰一片云。

便拟杜门予亦得,诗魔抛下学栽耘。

(0)

有感和坡公和孙叔静韵

世法老难熟,心情近更疏。

眼昏看簿牒,心怯开家书。

造物劳薪甚,吾生爨木馀。

有时拈秃管,空腹不堪摅。

(0)

柬冯载赓时新纳宠

家园宴方洽,知不到山房。

积翠如凝黛,添红为洗妆。

芳心传豆蔻,皓齿发槟榔。

若问閒功课,眉尖较短长。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