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彷佛(páng fó)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相似或相仿,几乎一模一样。
风向(fēng xiàng)的意思:指风的方向,也比喻事物的变化或发展趋势。
合应(hé yìng)的意思:指言行举止得当,符合情理,与人相处和谐融洽。
兰亭(lán tíng)的意思:指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也指文人墨客的聚会。
临风(lín fēng)的意思:站在风中,感受风的吹拂。形容人物英姿飒爽,意气风发。
墨池(mò chí)的意思:指人才聚集的地方,也用来形容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
汤泉(tāng quán)的意思:指水流汩汩,泉水澄清,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禊事(xì shì)的意思:指古代祭祀仪式中的净身洗浴之事,也泛指清除污垢、犯错误后的悔过自新之举。
小序(xiǎo xù)的意思:形容文章或著作的开头短小精悍,却能言中事理。
修禊(xiū xì)的意思:修禊指的是古代帝王或贵族进行的一种祭祀仪式,目的是为了祈求国家的安宁和风调雨顺。
- 鉴赏
此诗《温泉纪游》由清代诗人王学潜所作,描绘了诗人泡汤后提笔赋诗的情景,颇有几分雅趣。
首句“汤泉浴罢恰催诗”,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沐浴温泉之后,灵感涌现,正欲挥毫泼墨。次句“我亦临风向墨池”,进一步描述了诗人面对墨池,迎着微风,准备创作的场景。这里“临风”二字,不仅描绘了环境的清新,也暗示了诗人的文思如风,自由飘逸。
接下来,“彷佛兰亭修禊事”,诗人将自己此刻的创作情境与古代文人雅集的盛事——兰亭修禊相联系,表达了对古代文人聚会、赋诗作画的向往和追忆。兰亭修禊是中国古代文人雅集的传统活动,以文会友,饮酒赋诗,极富诗意。此处以“彷佛”二字,既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生活的向往,也暗含了对自己创作时刻的珍惜与自豪。
最后,“合应小序续羲之”,诗人自比为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意指自己的作品有望与王羲之的小序相媲美。王羲之的小序,指的是其书法作品中常有的前言或序言部分,往往简洁而富有深意。诗人在此自比,不仅表达了对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敬仰,也自信于自己作品的艺术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泡汤后的创作状态,以及对古代文人雅集的向往和自我期许,充满了文人情怀和艺术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蓦山溪.寒夜听雨
纸窗风裂。搅碎檐牙铁。
更冻雨廉纤,和长夜、欺人情劣。
心头耳畔,打迸著销魂,小梅边,修竹里,点点真愁绝。
关山梦远,断送人轻别。
待卜与晴时,只除是、五更微雪。
鸳衾耐冷,准拟不成眠,篆香残,谯鼓涩,灯影看明灭。
丑奴儿慢.秋晴
纤云弄色,西北高楼凉候。
喜连日、萧萧暮雨,洗过清秋。
日影罘罳,一天明爽望中收。
鸭炉香暖,龙团味美,不羡封侯。
胜日易忘促居,无事何似閒游。
便俦侣、高阳散尽,可伴浮鸥。
料想如今,乱枫衰柳正凝愁。
任他愁也,花前帽侧,依旧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