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东 新 桥 值 雪 宋 /朱 南 杰 间 关 入 帝 乡 ,飞 雪 断 羁 肠 。天 地 皆 明 白 ,山 川 忽 老 苍 。柳 眉 遮 旧 影 ,梅 额 上 新 妆 。客 里 急 先 务 ,湖 边 问 短 航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帝乡(dì xiāng)的意思:指帝王的故乡,也可指非常美好的地方。
羁肠(jī cháng)的意思:形容心思牵挂,情意难舍。
急先(jí xiān)的意思:迫切地争先。形容急于求成,争分夺秒。
间关(jiān guān)的意思:指相邻的两个关卡或要塞之间的地带,也比喻相隔不远的两个地方。
客里(kè lǐ)的意思:指在他乡或他人的地盘上,作客或居住。
老苍(lǎo cāng)的意思:指年纪很大的人。
柳眉(liǔ méi)的意思:形容女子的眉毛弯曲如柳枝,姿态优美。
梅额(méi é)的意思:指额头上有黑痣,形状像梅花。
明白(míng bɑi)的意思:理解清楚,明了事理或道理。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先务(xiān wù)的意思:先要做的事情;首要任务
- 注释
- 间关:形容道路崎岖不平。
帝乡:指京都或皇帝居住的地方,这里指故乡。
羁肠:离愁别绪。
忽老苍:形容山川景色瞬间变得苍老。
柳眉:女子的眉毛,代指旧时容貌。
梅额:梅花装饰额头,象征新年的到来或妆饰。
客里:旅居他乡。
急先务:急于处理当前的重要事务。
短航:短途航行,可能指寻找便捷的水上交通方式。
- 翻译
- 我穿行在冰雪覆盖的路上,心中思念故乡
天地万物尽显清晰,山川景色突然显得苍老
柳叶轻掩昔日容颜,梅花妆点出新的模样
身处异乡事务繁多,湖边急忙询问短途船程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大雪纷飞中行走于山川之间的画面。诗人通过“间关入帝乡,飞雪断羁肠”两句,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进入仙境的意境。“天地皆明白,山川忽老苍”则是对这种仙境之美的一种描写,其中“老苍”的山川,透露出一丝岁月沧桑之感。
接下来的“柳眉遮旧影,梅额上新妆”两句,用拟人化手法描绘了植物在雪中的情态。柳树和梅花仿佛都有了一番新的装扮,这不仅写出了自然景物的美,而且也隐含着诗人内心对于变化与更新的感受。
最后,“客里急先务,湖边问短航”两句,则是诗人在异乡他乡之时,对于归途的迫切和对未来路程的探询。这里既有旅人的孤独,也有对未知前景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雪中山川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和深远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盘谷图
千厓苍苍倒石悬老桧,下瞰空阔森白根。
上有萦络斜下之瀑泉,下有缥缈半出之窗轩。
忽然渔舟散浦溆,疑是秦人桃花之仙源。
丛林尽处长堤绕,柳外沙边行客少。
汀烟漠漠不成雨,汀树疏疏似飞鸟。
依稀水槛知谁家,疑是唐人洗药之温日。
问君此地何处寻,可买不惜捐千金。
君言此亦盘谷境,我已先从画中隐。
嗟君才气何堂堂,胸藏霖雨未八荒。
平明走马入黄阁,日晏文书纷雁行。
峨峨奎章九天上,白日旌旗下仙仗。
秋风插翮高颉颃,虽有此境何由往。
丈夫英气多难攀,九环宝带怀青山。
辋川墅,龙门滩,会买青鞋待君还。
《题盘谷图》【元·刘诜】千厓苍苍倒石悬老桧,下瞰空阔森白根。上有萦络斜下之瀑泉,下有缥缈半出之窗轩。忽然渔舟散浦溆,疑是秦人桃花之仙源。丛林尽处长堤绕,柳外沙边行客少。汀烟漠漠不成雨,汀树疏疏似飞鸟。依稀水槛知谁家,疑是唐人洗药之温日。问君此地何处寻,可买不惜捐千金。君言此亦盘谷境,我已先从画中隐。嗟君才气何堂堂,胸藏霖雨未八荒。平明走马入黄阁,日晏文书纷雁行。峨峨奎章九天上,白日旌旗下仙仗。秋风插翮高颉颃,虽有此境何由往。丈夫英气多难攀,九环宝带怀青山。辋川墅,龙门滩,会买青鞋待君还。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5067c68123b57e8106.html
双剑图歌
莫邪干将古神剑,得水化作双龙翔。
斗间宝气入江灭,波里金鳞翻日光。
道人笔锋如剑利,亦能化龙致神异。
黑风屃屃涛欲立,白日阴阴雨将至。
忽然逢之不敢窥,爪甲云气常淋漓。
便愁中夜雷霆怒,两龙乘云尽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