瞥看尘砚忽生冰,试出疏门雪已平。
栖鸟乱争寒栱闹,晚鸡微傍冻枢鸣。
书罢拥衾浑不寐,夜长惟听洒窗明。
这首宋朝诗人曾诚的《雪》诗,描绘了冬日雪景的静谧与壮美,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雪后世界的宁静与生机。
首句“瞥看尘砚忽生冰”,以“瞥看”二字,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偶然间注意到窗外景象时的惊喜与好奇,而“尘砚忽生冰”则巧妙地将室内与室外的景象对比,暗示了外界环境的骤变。
“试出疏门雪已平”一句,进一步描绘了雪后的景象,门外的雪已经覆盖了一切,世界仿佛被一层洁白的纱布轻轻覆盖,显得格外宁静和平静。
“栖鸟乱争寒栱闹,晚鸡微傍冻枢鸣”两句,通过鸟儿的喧闹和鸡的啼鸣,反衬出雪后环境的寂静,同时也赋予了画面以动态感,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
“风花半结乾尤重,云叶初黄暗未晴”描绘了风中飘落的雪花与干燥的地面相互作用的景象,以及远处云层的黄色,预示着天气的变化,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充满变化和期待的画面。
最后,“书罢拥衾浑不寐,夜长惟听洒窗明”表达了诗人因被窗外的雪景所吸引,无法入眠的情境,通过“听洒窗明”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沉醉,也暗示了他对宁静夜晚的独特感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捕捉了雪后世界的独特魅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理解和独到感悟。
忆昔闻君未相识,春雨系船吴市侧。
逆风白浪不成行,坐听亲朋谈历历。
岂意飘零晚相见,俱捧江东从事檄。
拙鸠未省厌榆枌,威凤谁令安枳棘。
今年喜君若有遇,去我还为远行役。
一樽忍话故园事,童稚吁嗟发今白。
君家声名塞宇宙,翰墨纵横富奇策。
未容世职践明光,聊佐輶车司郡国。
衡山洞庭忽在眼,禹牒黄车有遗迹。
诗成不用吊灵均,为访桃花招隐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