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悄教中真教诲,退而脩省是吾师。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中(bù zhōng)的意思:不中有中。
国史(guó shǐ)的意思:国家的历史。
教诲(jiào huì)的意思:教育和训诫他人,使其明白道理。
留意(liú yì)的意思:注意、关注
七科(qī kē)的意思:指七种学科,即文、史、哲、理、工、医、农。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太常(tài cháng)的意思:指常常、经常。
我自(wǒ zì)的意思:指自己主动做某事,不依赖他人或外界条件。
无由(wú yóu)的意思:没有理由或依据
无闻(wú wén)的意思:没有人知道或听说过
相会(xiāng huì)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人相遇、见面。
有缘(yǒu yuán)的意思:有缘指两个人因为前世的因缘关系而有缘相遇或有缘相知。也可以用来形容两个人有着特殊的缘分,有着一种特殊的关系。
由得(yóu de)的意思:由得表示某事情的结果或程度由自己决定,自己能够决定或支配某种情况。
真教(zhēn jiào)的意思:真实的教导或真正的教训
咫尺(zhǐ chǐ)的意思:指距离非常近,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距离极短。
中天(zhōng tiān)的意思:指太阳高悬在天空中央,形容光明照耀、非常明亮。
自知(zì zhī)的意思:了解自己的能力、局限和状况。
-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与重要人物会面的遗憾,以及在仕途上遭遇挫折后的自我反思和调整心态的过程。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有缘千里”与“咫尺无由”相对比,突出了命运的无常和机遇的难得。同时,“七科不中”与“四□无闻”也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努力与结果之间差距的感慨。
“国史使非伯玉使,太常辞岂孺悲辞”两句,通过引用古代名人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所处职位与理想之间的落差,以及对于自身言行是否符合传统道德标准的自我审视。“不悄教中真教诲,退而脩省是吾师”则展现了诗人从挫折中汲取教训,决定通过自我反省来提升自己的态度,体现了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不断自我完善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明代文人士子在官场上的复杂心境,还蕴含了对于个人修养、道德追求以及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态度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