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抱城闉,涨腻成香沟。
玉步迭已更,兹邦壮新猷。
安内外可攘,自侮还谁尤。
忍为津畔吟,共作新亭囚。
拔剑歌莫哀,散发寻沧州。
安内(ān nèi)的意思:指使人安心、放心,使内心平静和安定。
城闉(chéng yīn)的意思:指城墙上的楼槛。
村讴(cūn ōu)的意思:形容乡村之间互相歌颂、赞美的情景。
大道(dà dào)的意思:指道路、道义、规律等广泛而深远的事物。
东海(dōng hǎi)的意思:指东方的大海,也泛指东方。
繁忧(fán yōu)的意思:指繁琐的忧虑或烦恼。
繁华(fán huá)的意思:形容繁忙繁荣的样子。
风骚(fēng sāo)的意思:指某人在言谈举止中表现出的优雅、风度翩翩的气质和风采。
负嵎(fù yú)的意思:指负重的嵎山,比喻背负沉重的压力或责任。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海氛(hǎi fēn)的意思:指大海的气氛或环境,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氛围或场景的壮丽、浩渺。
骅骝(huá liú)的意思:形容马匹骄傲高贵,也用来形容人的傲慢自大。
荒荒(huāng huāng)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丛生繁密的样子。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惊雷(jīng léi)的意思:形容声音巨大、令人惊讶的事件或消息。
龙虎(lóng hǔ)的意思:比喻强者或有权势的人。
陆梁(lù liáng)的意思:指在战争中攻占敌方的险要地势或战略要点。
罗绮(luó qǐ)的意思:形容华丽、绚丽的服饰或景象。
民病(mín bìng)的意思:指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种病态现象,社会的病症。
暮春(mù chūn)的意思:指春季接近尾声的时期。
内外(nèi wài)的意思:内部和外部
前修(qián xiū)的意思:事先修整或准备,预先做好准备工作。
穷士(qióng shì)的意思:指贫穷的人或境况困难的人。
人烟(rén yān)的意思:指人口众多、繁华的地方。
散发(sàn fà)的意思:散发指事物散布出去,散发出来。
盛日(shèng rì)的意思:指阳光明媚、天气晴朗的日子。
书生(shū shēng)的意思:指有学问但缺乏实际经验的年轻人。
停杯(tíng bēi)的意思:停止饮酒,指因悼念或哀悼而暂时停止喝酒。
同一(tóng yī)的意思:相同或一致
万井(wàn jǐng)的意思:形容房屋众多,楼宇林立。
新亭(xīn tíng)的意思:指新建的亭子,比喻新出现的事物或新兴的事物。
雄都(xióng dōu)的意思:指一个地方繁荣昌盛、充满活力的城市。
压境(yā jìng)的意思:指在困境中受到压迫或逼迫。
一丘(yī qiū)的意思:指数量很少、质量很低的东西。
莺花(yīng huā)的意思:莺花是指杨柳和桃花,也用来形容美丽的花朵。
浴沂(yù yí)的意思:浴衣是一种夏季穿着的传统日本服装,主要用于家庭聚会、祭祀仪式和节日庆典等场合。
玉步(yù bù)的意思:形容走路轻盈、优雅。
远游(yuǎn yóu)的意思:远离家乡、远离熟悉的环境去旅行或游历。
占毕(zhàn bì)的意思:
诵读,吟诵。 梁启超 《变法通义·学校总论》:“自餘一二占毕咿嚘以从事于四书五经者,彼其用心,则为考试之题目耳。” 章炳麟 《<新方言>自序》:“盖有诵读占毕之声,既用唐韵,而俗语犹不违古音者。”
亦作“ 佔嗶 ”。谓经师不解经义,但视简上文字诵读以教人。后亦泛称诵读。《礼记·学记》:“今之教者,呻其佔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 郑玄 注:“呻,吟也。佔,视也。简谓之毕……言今之师自不晓经之义,但吟诵其所视简之文,多其难问也。” 宋 文天祥 《保州道中》诗:“ 江 南佔毕生,往来习羊肠。”《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应童子试,不售,觉佔嗶非丈夫事,望望然去之。” 清 高宗 《御题<意林>三绝句》之三:“六经万古示纲常,诸子何妨取所长。节度岂徒务佔毕,要知制事有良方。”
自古(zì gǔ)的意思:从古至今,自古以来。
作新(zuò xīn)的意思:指改变旧的、陈旧的事物,创造出新的、有活力的事物。
江南好(jiāng nán hǎo)的意思:指江南地区的美好景色或环境。
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上巳第二期泛舟青溪》展现了诗人王易在动荡时局下的感慨与志向。诗中,他以穷士自比,表达了对束缚的渴望和对远方自由的向往。诗人描绘了江南暮春的美好景色,但同时也揭示了繁华背后的人口稠密和环境问题,暗示了社会的浮华与衰落。
“繁华忆盛日,倏若荷当秋”一句,寓言般地表达了对往昔盛世的怀念,以及对当前时局的忧虑,如同秋天的荷叶凋零。接下来,诗人批评了社会风气的庸俗化,指出尽管城市雄伟,但百姓生活困苦,倭患严重,国家面临危机。
“夷祸自古今,晋宋同一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民族危机的深刻认识,认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外敌入侵始终是国家面临的重大挑战。诗人感叹个人无能为力,只能以读书人的身份,借文字表达忧虑,同时表达了对逃避现实的无奈,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最后,“拔剑歌莫哀,散发寻沧州”表达了诗人不愿沉溺于哀伤,而是选择振奋精神,寻求改变现状的勇气,即使身处困境,也希望能有所作为,不致成为时代的囚徒。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挣扎与无奈,又有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高尚的情怀。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