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九十五》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九十五》全文
宋 / 释绍昙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诸庄旱涝不为忧,只恐难调水牯牛

拽脱鼻绳憨睡稳,数声羌笛野田秋。

无形影,谁放谁收。

通身白了通身黑,游戏风烟百草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草(bǎi cǎo)的意思:指各种各样的草药,也泛指各种各样的植物。

鼻绳(bí shéng)的意思:鼻绳是指牵引牲畜的绳索,比喻人的枷锁或束缚。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草头(cǎo tóu)的意思:草头指的是草的顶部或头部,引申为最高的位置或最高的地位。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牯牛(gǔ niú)的意思:指顽强的耕牛,形容人勤劳、坚强。

旱涝(hàn lào)的意思:指旱灾和涝灾,形容天灾人祸交替发生。

羌笛(qiāng dí)的意思:形容音乐悠扬动听。

水牯(shuǐ gǔ)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不稳定、摇摆不定。

无形(wú xíng)的意思:形容事物没有明显的形状或外表,但存在实质或影响力。

形影(xíng yǐng)的意思:形影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形体和影子都存在,形容人或物体的形状、形态和姿态非常相似。

野田(yě tián)的意思:指田地荒芜、草木丛生,形容荒废、不经营的田地。

游戏(yóu xì)的意思:指娱乐、嬉戏、玩耍等活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乡村生活的画面。诗人以幽默诙谐的笔触,写出了农民对庄稼旱涝无大忧,更担心难以驾驭水牛的情景。水牯牛懒洋洋地拽着鼻绳沉睡,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羌笛在秋野中回荡,显得宁静而悠闲。

诗中的"绝无形影,谁放谁收"暗示了农事的自然规律和人力的介入,表达出农民对农事的熟知与顺应。最后两句"通身白了通身黑,游戏风烟百草头"则形象地描绘了水牛在田间悠然自得,黑白斑驳的身影与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质朴,富有生活气息,通过日常小事反映出农耕文化的恬淡与智慧。

作者介绍

释绍昙
朝代:宋   字:希叟   生辰:?~一二九七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蝶恋花·其九追和东坡,时留滞富池

寒雨霏霏江上路。不见书邮,病目空凝注。

沙觜尽头飞白鹭。篙师指似人来处。

自笑自怜还自语。钝滞如君,只合归田去。

竹屋数间环圳亩。个中自有无穷趣。

(0)

减字木兰花·其十二和董令升正月五日会客

蛾眉螓首。舞雪娇回开冻候。尽道今年。

千里风光萃绮筵。坐来新月。照我苍颜并白发。

酒到休辞。自有黄芽介寿祺。

(0)

清江曲追和鲁直韵

鬓边残雪几春秋,自说生来不解忧。

晚食得鱼吹荻火,秋盘寻笋舣松舟。

布裙斗酒不须恶,明月清风且相乐。

紫宸朝去醉眠时,初日寒林正摇落。

(0)

追和东坡雨中睡熟至晚

春睡酣带酒,晚食美当肉。

细观东坡诗,万事贵精熟。

一阴七十日,雨意犹未足。

山云开复合,檐溜断还续。

东邻娇痴儿,索饭恣啼哭。

惊回梦中蝶,重把君诗读。

(0)

含山令尹章邦基即其所居剜山得石嵌空乃作堂于其上而目之曰玉璧窟求诗诸公予不识邦基而与其侄无为簿济之游济之索诗故为赋之

我闻美玉地所秘,出为世用自有时。

譬犹景星与庆云,千载往往一见之。

君家玉璧岂无说,凿山得石夸瑰奇。

岂惟苍翠实相似,温润清越璠玙姿。

细看高广类墙壁,以璧名之故其宜。

剜劖不已石无尽,此窟未易窥藩篱。

作堂正在佳绝处,下视海岳如城池。

钱塘雪浪涌澎湃,天竺烟岫纷参差。

君于其间日成趣,长篇短句挥蛟螭。

乃知地灵不爱宝,要令景物求新诗。

顾我与君无半面,牵帅阿咸难固辞。

沽哉沽哉吾与玉,它年相见期相知。

(0)

次韵因上人晚菊简魏定父·其三

离索自可笑,衰迟谁见怜。

亭亭摇落中,一枝小窗前。

正色有家法,细看清且妍。

浮觞未云晚,松醪吾所便。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