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暮出关即事》
《秋暮出关即事》全文
宋 / 戴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俗尘汩汩负清游,重出城来已暮秋

水洗柳根攲断岸,霜摧芦叶拥荒洲。

乡音不到愁来雁,野性无拘羡去鸥。

可惜一堤明月好,隔关难作夜深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断岸(duàn àn)的意思:指江河湖泊的岸边因水势猛烈而决裂的现象,比喻力量强大,势不可挡。

汩汩(gǔ gǔ)的意思:形容水流声或声音连续不断地响起。

可惜(kě xī)的意思:表示对某种情况或事物感到遗憾、惋惜。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暮秋(mù qiū)的意思:指秋天接近尾声,天色逐渐暗下来的时候。

俗尘(sú chén)的意思:指尘世间的世俗之事,也表示凡俗、尘世间的琐碎事物。

乡音(xiāng yīn)的意思:乡音指的是乡村的口音或方言。

野性(yě xìng)的意思:原始、狂放不羁的性格或行为。

夜深(yè shēn)的意思:指夜晚时间已经很深,表示时间已经很晚了。

重出(chóng chū)的意思:再次出现或重新露面。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戴炳的《秋暮出关即事》,描绘了诗人秋日傍晚出关时所见之景与内心感受。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凄美与诗人情感的复杂交织。

首句“俗尘汩汩负清游”,开篇便点出了诗人对世俗尘嚣的厌倦,渴望远离尘世的束缚,追求心灵的清净与自由。接着,“重出城来已暮秋”一句,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暗示着季节的更迭与诗人内心的变迁。

“水洗柳根攲断岸,霜摧芦叶拥荒洲”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秋日黄昏的景象。水波轻拂柳根,使得岸边显得有些倾斜;霜降之后,芦叶凋零,堆积在荒凉的洲渚之上。这些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季节变换,也暗喻了人生的沧桑与无常。

“乡音不到愁来雁,野性无拘羡去鸥”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诗人听到南飞的大雁,却听不到家乡的声音,心中涌起淡淡的忧愁;而羡慕鸥鸟不受拘束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现实束缚的无奈。

最后,“可惜一堤明月好,隔关难作夜深留”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赞美堤边明月的美好,却因关卡阻隔,无法在此停留至深夜,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难以长久享受的遗憾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戴炳
朝代:宋

宋台州黄岩人,字景明,号东野。戴复古从孙。宁宗嘉定十三年进士。理宗嘉熙间授赣州法曹参军。少工吟咏。有《东野农歌集》。
猜你喜欢

与二三友秋宵会话清上人院·其一

何处山不幽,此中情又别。

一僧敲一磬,七子吟秋月。

激石泉韵清,寄枝风啸咽。

泠然诸境静,顿觉浮累灭。

扣寂兼探真,通宵讵能辍。

(0)

济源寒食·其三

一日踏春一百回,朝朝没脚走芳埃。

饥童饿马埽花喂,向晚饮溪三两杯。

(0)

怀果上人

拥锡南游去,名香几处焚。

别来无远信,多恐在深云。

好月曾同步,幽香省共闻。

相思不相见,林下叶纷纷。

(0)

六朝门.苻坚

百万南征几马归,叛亡如猬亦何悲。

宾擒敌国诸戎主,更遣权兵过在谁。

(0)

望中怀古

齐心楼上望浮云,万古千秋空姓名。

尧水永销天际去,姬风一变世间平。

高踪尽共烟霞在,大道长将日月明。

从此安然寰海内,后来无复谩相倾。

(0)

怀仙吟二首·其二

云溪古流水,春晚桃花香。

忆与我师别,片帆归沧浪。

沧浪在何许,相思泪如雨。

黄鹤不复来,云深离别处。

石渠泉泠泠,三见菖蒲生。

日夜劳梦魂,随波注东溟。

空怀别时惠,长读消魔经。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