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初出牖,舞影乍侵柯。
面玉同钗玉,衣罗异草萝。
既悦弦筒畅,复欢文酒和。
春芳(chūn fāng)的意思:指春天花草盛开的景象,也用来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
歌声(gē shēng)的意思:指歌唱的声音或歌唱的表演。
浪波(làng bō)的意思:指水波起伏的样子,比喻事物起伏不定、变化不居的情况。
落花(luò huā)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逝去或破灭,形容事物的悲凉或人的遭遇不幸。
鸣啭(míng zhuàn)的意思:形容鸟儿欢快地鸣叫的声音。
文酒(wén jiǔ)的意思:指文人雅士聚会时所饮的酒,也比喻文人雅士的交际活动。
游丝(yóu sī)的意思:指细小的丝线或细小的事物。
簪带(zān dài)的意思:指妇女用来束发的簪子和带子,也比喻官职和尊号。
此诗描绘了玄圃宣猷嘉辰禊酌的盛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园林之美、自然之趣以及宴饮之乐。首先,"园开簪带合,亭迥春芳过"两句,以“簪带”比喻园中景致的精致与连贯,而“亭迥春芳过”则描绘了春日里亭台楼阁间芳草萋萋的景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接着,“莺度游丝断,风驶落花多”两句,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特有的景象:黄莺在空中飞过,游丝被风吹断;微风中,落花纷飞,满地皆是。这一场景充满了动态美,展现了春日的活力与生机。
“峰幽来鸣啭,洲横拥浪波”两句,将视线转向远处,山峰在幽静中传来鸟儿的鸣叫声,洲际之间,波浪涌动,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画面。
“歌声初出牖,舞影乍侵柯”两句,将焦点转回宴席之上,歌声从窗户中传出,舞影在树梢间摇曳,展现了宴会的欢乐与热闹。
“面玉同钗玉,衣罗异草萝”两句,通过对比,赞美了宴会上女子的美丽与服饰的独特,玉钗与玉面相映生辉,罗衣与草萝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对美的追求与欣赏。
最后,“既悦弦筒畅,复欢文酒和”两句,总结了宴会的愉悦氛围,不仅音乐悠扬,文雅的交流也使得气氛更加和谐愉快。整首诗通过对景物、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雅士在特定场合下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艺术魅力。
鸦路不可越,三十六渡溪。
有物饮碧水,高林挂青蜺。
历览道更险,驱使迹频暌。
视听易常主,心魂互相迷。
浪石忽摇动,沙堤信难跻。
危峰紫霄外,古木浮云齐。
出阻望汝郡,大贤多招携。
疲马恋旧秣,羁禽思故栖。
应怜泣楚玉,弃置如尘泥。
城头春霭晓濛濛,指望关桥满袖风。
云骑闲嘶宫柳外,玉人愁立草花中。
钟分寺路山光绿,河绕军州日气红。
迹忝已成方恋赏,此时离恨与君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