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草(bǎi cǎo)的意思:指各种各样的草药,也泛指各种各样的植物。
便是(biàn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一旦达到某种程度或状态,就不再有其他变化。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草头(cǎo tóu)的意思:草头指的是草的顶部或头部,引申为最高的位置或最高的地位。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化身(huà shēn)的意思:指某种形象或特征在另一种形象或特征中得到体现或表现。
老人(lǎo rén)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尊称老年人。
路头(lù tóu)的意思:指事情到了最后的阶段,即将完成或结束。
南云(nán yún)的意思:形容云彩向南飘动,表示天气晴朗、风和日丽。
闹市(nào shì)的意思:指繁忙、喧嚣、热闹的市场或街道。
霹雳(pī lì)的意思:形容声音极大、极响。
千百(qiān bǎi)的意思:形容数量非常多,表示很多、无数。
青天(qīng tiān)的意思:指晴朗明朗的天空,也可引申为没有障碍或压力的境地。
三昧(sān mèi)的意思:指专注于某种境界或状态,心境深入,全神贯注。
市里(shì lǐ)的意思:指社会底层的百姓或市井小民。也指市井生活、市井风情。
形容(xíng róng)的意思:用词语或语言描述事物的特点、性质、状态等。
须知(xū zhī)的意思:必须知道的事情或要点
赞叹(zàn tàn)的意思:对某事物或某人的优点、才能、成就等感到非常赞赏和惊叹。
坐断(zuò duàn)的意思:指长时间久坐而导致身体疲劳或麻木。
青天霹雳(qīng tiān pī lì)的意思:形容突然发生的巨大变故或意外事件。
-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名为《西庵琳老真赞》。诗中以“西庵老人”为对象,表达了对其高深佛法修为和超凡脱俗境界的赞美与敬仰。
首句“西庵老人,谁不赞叹”,直接点明了对西庵老人的崇敬之情,认为其德行与智慧无人不赞。接下来,“东辙西蹊,路头坐断”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西庵老人在佛法修行道路上的坚定与决绝,如同在东西方向的道路上坐断,表明其在佛法探索中的独到见解与深刻领悟。
“维三昧力,化身千百”进一步赞扬了西庵老人的佛法修为,认为其通过深入的禅定(三昧)之力,能够化身为千百种形态,展现出其佛法的广大与深邃。接着,“北雨南云,青天霹雳”则以自然景象为喻,形象地描述了西庵老人佛法的影响力与震撼力,如同北方的雨水与南方的云朵汇聚,又如晴空中的雷鸣,既宏大又神秘。
最后,“岂待形容,何处不见”强调了西庵老人的佛法修为无需言语形容,其影响与存在无处不在,体现了其佛法的普遍性和深远性。“须知闹市里,便是百草头荐”则以生活中的常见场景——闹市与百草头荐,隐喻了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提醒人们要用心去感受和体悟佛法的真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西庵老人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其高深的佛法修为,也传达了佛法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理念,鼓励人们在平凡中寻找真理与智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祝英台近.赠吴郎韶仙.十二阕·其八并序
酒筹分,冰战闹。云榭纳凉好。
菱角纤纤,莲子脱房小。
生憎一阵凉风,催添半臂,把红袜、深深遮了。
夕烟袅。花汀七二鸳鸯,一半已眠悄。
慢唤传灯,明月渐来照。
怪他冷惯姮娥,也贪浓热,先圆满、入伊怀抱。
念奴娇
风情依约,拂鹅笺,乞赠天涯愁句。
水底山眉多好影,苦被乱荷遮住。
六柱船红,双鬟人翠,傍叶调弦语。
夕烟浮动,飒然吹起凉雨。
又若招我琼樽,红炉之侧,旧日曾眠处。
芳草西泠苏小宅,冷曳湖风寻去。
荻响鸥醒,柳疏莺避,那信秋如许。
梦回人远,隔楼摇过江橹。
眉妩/百宜娇
自杨枝陨绿,豆荚抛红,琼月锈苔土。
晓粉窥鸾,拂官帽影,羞尘还拭多许。
绛云悔嫁,问钟情、何似青雨。
想频对,春颊双涡泪,断霞带潮吐。灵魄而今谁主。
尽并栖海燕,纤翠难驻。
帘幕枣花残,临春梦,团圆错恨同铸。
弃簪折钿,早逃禅、莲褐松麈。
甚去照虞山,一角黛眉尚妩。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