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王给谏乌丝红袖图·其一》
《题王给谏乌丝红袖图·其一》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芙蓉无数水中开,化作鸳鸯七十来。

争爱夕郎辞赋好,持笺一一琴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辞赋(cí fù)的意思:

[释义]
(名)汉朝人集屈原等所作的赋称为楚辞,因此后人泛称赋体文学为辞赋。
[构成]
并列式:辞+赋
[例句]
研读辞赋。(作宾语)

芙蓉(fú róng)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貌美。

化作(huà zuò)的意思:化作指将某种形态或状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或状态。

琴台(qín tái)的意思:琴台是指古代宫廷中用来演奏音乐的地方,也指古代文人雅士聚会的地方。成语“琴台遗音”比喻过去的事物或文化遗迹。

无数(wú shù)的意思:非常多,数量极大。

一一(yī yī)的意思:逐个、一个一个地;按顺序、依次。

一向(yī xiàng)的意思:表示一直以来都是如此,一贯如此。

鸳鸯(yuān yāng)的意思:指夫妻恩爱、形影不离的意思。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边芙蓉与鸳鸯共舞的画面,充满了浪漫与和谐的气息。首句“芙蓉无数水中开”,以“无数”二字强调了芙蓉花的繁盛与美丽,它们在水中绽放,展现出一种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接着,“化作鸳鸯七十来”,将芙蓉花与鸳鸯联系在一起,赋予了画面更多的生命感和情感色彩,仿佛花朵化身为鸟,增添了灵动与神秘。

“争爱夕郎辞赋好,持笺一一向琴台。”这两句则通过想象,描绘了人们对于才华横溢的“夕郎”的赞美之情。他们手持书信,恭敬地向琴台表达敬意,暗喻了对文采飞扬的赞赏与追求。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还融入了人文情怀,体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尊重。

综观全诗,屈大均巧妙地运用了象征与拟人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幅既具视觉美感又富含哲理意味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了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与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才华与美的崇尚之情。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廛居一绝

天碧绡帱障铁牛,廛居烦促远林丘。

赫炎炽景烘炀灶,怅望金飙玉露秋。

(0)

新霜

败檐疏户秋寒早,老人脚冷先知晓。

浓霜满地作微雪,落叶投空似飞鸟。

新舂未觉廪庾空,宿逋暗夺衾稠少。

旱田首种未言入,敢信来年真食麨。

(0)

雪中洞山黄檗二禅师相访

江南气暖冬未回,北风吹雪真快哉。

雪中访我二大士,试问此雪从何来。

君不见六月赤日起冰雹,又不见腊月幽谷寒花开。

纷然变化一弹指,不妨明镜无纤埃。

(0)

河冰

扁舟多艰虞,与我平日类。

初乘滂洋流,旋涉冻浅地。

日西阴风作,夜半流澌至。

悄然孤寂枕,觉此凝冽气。

河声噤不喧,灯花结复坠。

忽来触舟去,声与裂帛似。

平明发窗扉,吏卒僵未起。

奔腾阵马过,汹涌晴云驶。

纷纷散环玦,卷卷浮席被。

汇流忽腾蹙,曲岸相撑抵。

攲危起丘山,汗漫接洲沚。

连艘恣凌轣,千槌竞纷委。

刚强初悍顽,溃散终披靡。

扫除就虚旷,沿溯弄清泚。

我行无疾徐,乘流得坎止。

偶然追还期,愧此堕千指。

阴阳有定数,开塞亦常理。

穷冬治舟行,嗟此岂天意。

(0)

和子瞻焦山

金山游遍入焦山,舟轻帆急须臾间。

涉江已远风浪阔,游人到此皆争还。

山头冉冉万竿竹,楼阁不见门长关。

金山共此一江水,只有胜绝无此闲。

野僧终日饱一饭,与世相视如髦蛮。

门无舟楫断还往,说法教化鼋鼍顽。

偶然客至话乡国,西望落日低铜镮。

岷峨正在日入处,想象积雪堆青鬟。

稻田一顷良自给,仕宦不返知谁扳。

久安禄廪农事废,强弓一弛无由弯。

行逢佳处辄叹息,想见茅屋藏榛菅。

我知此地便堪隐,稻苗旆旆鱼斑斑。

(0)

舟中风雪五绝·其一

北风吹雪密还稀,雪势渐多风力微。

孤棹独依银世界,山川路绝欲安归。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