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前》
《山前》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前溪水涨潺潺,山后云埋不见山。

不趁雨来耕水际,即穿云去卧山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ānqián
sòng / wángānshí

shānqiánshuǐzhǎngchánchánshānhòuyúnmáijiànshān

chènláigēngshuǐ穿chuānyúnshānjiā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潺潺(chán chán)的意思:形容水流声或细碎的声音。

前溪(qián xī)的意思:形容事物发展到临界点或关键时刻。

水际(shuǐ jì)的意思:指水与陆地的交界处,也用来形容两种不同事物的交界处。

溪水(xī shuǐ)的意思:指小溪流水,比喻事物的起初或基础。

注释
山:山脉。
溪水:小溪流水。
涨:上升,增多。
潺潺:流水声。
山后:指山脉后面。
云埋:被云雾遮盖。
不见:看不见。
不趁:不趁着。
雨来:下雨的时候。
耕:耕种。
水际:水面边。
即穿:就穿过。
云去:穿过云层。
卧:躺下,休息。
山间:山中。
翻译
山前的小溪水位上涨,流水声潺潺不断。
山后的云雾浓厚,遮住了连绵的山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

“山前溪水涨潺潺”一句,以动听结合的方式,形象地描述了山前的溪水在雨后泛滥澎湃的声音。这里的“潺潺”不仅传达了水流声响,也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山后云埋不见山”则转换了视角,通过云雾缭绕、遮挡山形的画面,营造出一种神秘和深邃的意境。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情操。

接下来的两句“不趁雨来耕水际,即穿云去卧山间”则透露出诗人的农耕生活与其隐逸理想之间的和谐统一。这里,“不趁雨来耕水际”表明诗人在雨后适时耕作,顺应自然之节;“即穿云去卧山间”则是对隐居生活的一种向往,通过“穿云”的动作,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既有鲜明的意象,又蕴含深厚的情感和哲理,是一首富含田园生趣和隐逸情怀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甲寅立春前一日,庞聱叟招饮,座中九人,合六百十三岁,醉归赋四绝句简谢·其一

望仙桥上望群仙,鸾鹤翩翩下碧天。

我似道人殷七七,也随仙袂落琼筵。

(0)

癸卯除夜怀周子标上舍二首·其二

一樽细论十年前,携手狂吟后世篇。

古帖爱临松雪本,新诗同赏菊花天。

人当风雅心多妙,地隔尘嚣室自妍。

记否灵岩前度约,寒梅开放又经年。

(0)

不和三叠戏作三绝句呈培才一噱·其二

诙谐臣朔本星精,老凤声高小凤清。

连战骚坛推健将,勇如方叔也曳兵。

(0)

游虞山八咏·其七兴福寺

郁郁破山寺,琳宫入翠微。

暮烟迷竹径,新燕叩禅扉。

谷静鸟栖少,春深客到稀。

归途趁晚色,落日照征衣。

(0)

独吟道中

和风披拂独行行,对面山光笑若迎。

日暖春泥滋宿麦,云开溪树听流莺。

人情一例称贫苦,时事无他识利名。

莫怪征途无伴侣,此心只与白鸥盟。

(0)

古歌

君不见淮阴没齿作饿者,何由血溅钟室下。

君不见上蔡仓鼠感得时,转眼空怀黄犬思。

贫贱多求富且贵,富贵常如朝露危。

勋业纵然堪盖世,何如空山采紫芝。

自寻世外赤松子,安顾人间白眼儿。

渭滨晚达桐江隐,鹰扬遗烈亦泯泯。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