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山中十首·其九》全文
- 翻译
- 玉制的筷子刻着古老的篆文,
银色的钩状字体展现出精湛的楷书技艺。
- 注释
- 玉箸:形容筷子像玉一样精美,可能指材质珍贵。
篆文:古代的一种文字风格,常用于印章或装饰。
银钩:银质的书法笔画,形象地描述楷书的笔触。
楷法:楷书的书写法则,规整严谨。
千载:千年,表示时间久远。
打碑声:敲击碑石的声音,可能指的是刻碑或书法爱好者摹写。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宿山中十首(其九)》。从这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书法艺术的深厚情感和认知。
“玉箸篆文古”,“玉箸”指的是用玉石制成的笔架或笔洗,常用来盛放毛笔,“篆文”则是古代一种印章上的文字,字体古朴、庄重。这里诗人通过对比,将书法的艺术性与古朴的篆文相提并论,表达了他对于传统书法之美的赞赏和追求。
“银钩楷法精”,“银钩”通常指的是用银制成的笔架或装饰品,“楷法”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法风格,以其端庄、典雅著称。诗人以“精”字形容,强调了楷法之美的精妙和细致。
“得知千载下”,这里的“得知”意味着诗人对书法艺术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千载”则是指时间的长久,即历史悠久。诗人表达了他希望这种艺术能够传承下去,经久不衰。
“时有打碑声”,古代常常将书法作品刻石以资传世,这里“打碑声”象征着书法艺术被后人所重视和传颂的场景。诗人通过这种声音,强调了书法艺术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深厚感情,以及他对于这种艺术能够穿越时空、流传后世的美好愿望。这不仅反映出诗人的个人情怀,也表现了他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斋宫夜雨明日大雪
郊祭严祠事,斋宫肃夜寒。
鸾刀催宰急,庭燎及晨难。
雨湿牛羊俎,烟埋币帛坛。
南山忽清晓,万玉已巑岏。
送别王元韵徙居武康
扁舟忆东来,梅冷殊未芳。
故人念客寒,满意倾酒浆。
坐中东床君,笑语芝兰香。
相从忽三月,共饮湖水光。
花事乃如此,碧草日夜长。
子归我当留,语离意难忘。
似闻小山居,一苇仅可航。
会寻霅川盟,着屐登上方。
秋晚念归
风寒黄叶未全落,露重流萤巳不飞。
胡马又肥秋欲老,旅巢无定客思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