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饯 翁 丹 山 发 南 浦 宋 /张 至 龙 鸣 鸠 语 燕 近 清 明 ,柳 絮 风 轻 秧 水 平 。一 带 春 流 多 断 岸 ,尽 缘 倒 树 录 桥 行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流(chūn liú)的意思:春天的水流
断岸(duàn àn)的意思:指江河湖泊的岸边因水势猛烈而决裂的现象,比喻力量强大,势不可挡。
柳絮(liǔ xù)的意思:柳絮指的是柳树开花后飞舞的细小棉絮,比喻言语或文字飘忽不定,难以捉摸,也形容人的情绪或行为反复无常。
鸣鸠(míng jiū)的意思:指两个人互相呼唤,彼此相思的意思。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水平(shuǐ píng)的意思:水平指水面的平坦程度,引申为事物的水准、程度、能力等。
一带(yí dài)的意思:一片区域,一片地方
语燕(yǔ yàn)的意思:比喻言辞婉转、优美动人。
柳絮风(liǔ xù fēng)的意思:形容春天的风吹落柳絮的情景,比喻事物繁衍生长或兴盛蓬勃的景象。
- 注释
- 鸣鸠:布谷鸟。
清明: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每年4月5日前后,表示春天的到来。
柳絮:柳树的种子,随风飘扬。
秧水平:稻田里的水位平静。
一带:一条。
春流:春天的江河。
断岸:河流两岸有缺口或中断的地方。
尽缘:全是因为。
倒树:倒下的树木。
当桥行:挡住了过桥的道路。
- 翻译
- 春分时节鸟儿鸣叫,燕子临近清明,
柳絮在微风中飘荡,稻田里的水如镜平明。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开篇“鸣鸠语燕近清明”,即刻展现了诗人对新生活和希望的热爱与期待,清新的气息伴随着鸟儿的歌唱似乎预示着一个美好的开始。“柳絮风轻秧水平”则是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摹,轻柔的风吹拂过柳树,细小的花絮随风飘舞,如同水面上的波纹,给人以静谧而生动的感觉。
紧接着“一带春流多断岸”中的“断岸”,可理解为春水泛滥,冲刷了河岸,这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寓意着诗人内心世界的波涛。最后,“尽缘倒树当桥行”中,“倒树”可能指的是倾倒在溪流之上的树木,而“当桥行”则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事物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坚韧不拔、勇敢前行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悼倪母陈氏
倪氏之母贞且良,良人云没凡几霜。
只今年岁逾六秩,心在力家家已昌。
堂前三子能奉养,况复此身已无恙。
所居临水临尺咫,一溺谁知竟徂丧。
星昏婺女天为愁,白璧遽沉非自投。
冯夷河伯共惆怅,肠断烟浪无情流。
精卫衔石填海水,子心亦欲效如此。
吁天扣地杳不闻,哭声直致渊宫里。
悲风惨惨云茫茫,即之不及空徬徨。
百年抱恨恨罔极,招魂谩诵兰台章。
送卢廷佐还金陵得印字
君家出陈留,乃是商□令。
父祖寓京华,于时正髫龀。
为儿喜不凡,读书负英俊。
群经与诸史,宰割若芒刃。
百鍊求至精,久磨能不磷。
一朝献文章,四海声名振。
金榜虽未题,留心特登进。
祖茔在吴山,桧柏清以润。
拜扫独来远,归帆趁风顺。
移孝可为忠,方今似尧舜。
鲸飞演澥阔,鱼化风雷迅。
春满杏园花,期看时题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