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陕 州 先 寄 源 从 事 唐 /李 商 隐 离 思 羁 愁 日 欲 晡 ,东 周 西 雍 此 分 涂 。回 銮 佛 寺 高 多 少 ,望 尽 黄 河 一 曲 无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东周(dōng zhōu)的意思:指事物的转机或变动,也指事物的兴衰更替。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分涂(fēn tú)的意思:分散或分开涂抹。
佛寺(fó sì)的意思:佛寺是指佛教寺庙,也可以用来比喻一个非常宁静、安宁的地方。
黄河(huáng hé)的意思:指黄河,也用来比喻强大的力量或不可遏制的势头。
回銮(huí luán)的意思:指君主返回都城,也用来比喻回到原来的位置或状态。
羁愁(jī chóu)的意思:指因离乡背井、困于他乡而产生的思乡之情。
离思(lí sī)的意思:离别时的思念之情
一曲(yī qǔ)的意思:指一首曲子,也用来比喻一段事情或一段时间。
- 注释
- 离思:离别后的思念。
羁愁:旅途中的忧愁。
日欲晡:太阳即将落山的傍晚时分。
东周: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这里泛指东方。
西雍:古代中国另一个地区,这里泛指西方。
分涂:分道扬镳,各自的道路。
回銮:皇帝返回宫殿。
佛寺:佛教寺庙。
高多少:有多高。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
一曲无:一弯看不到尽头。
- 翻译
- 离别的思念和羁旅的愁绪在傍晚时分更加强烈。
东周和西雍,这是两条不同的道路。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词人李商隐的作品,体现了诗人深沉的离愁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诗中“离思羁愁日欲晡”一句,通过时间的推移来表达思绪的深重和情感的缠绵。“东周西雍此分涂”则描绘了地理上的距离,象征着心灵的隔阂。
“回銮佛寺高多少”这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来强调远方寺庙的高大,从而突出了诗人对远方的眷恋之情。而“望尽黄河一曲无”则以壮丽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在面对广阔河流时的心境,这种心境既包含着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隐含着对个人命运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越具体情感的哲理,体现了李商隐在唐代词坛上的独特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志士篇
河伯誇秋水,未知东海深。
众人尚雷同,安识志士心。
志士有苦心,心苦道自舒。
上山思采玉,入海贵探珠。
至宝非外假,真诠岂予诬。
独行何凉凉,阔遵溯周衢。
虽无凌风翰,眷此适国都。
升天而游雾,惕哉子大夫。
题沈启南画月下杏花
我昔庆云看杏花,春云压树埋晴霞。
无端风雨中夜作,狼藉满地同泥沙。
十年蹭蹬不复见,无乃天意于吾赊。
老南忽往花正好,两株繁华对晴昊。
白日苦短看不足,更向良宵事幽讨。
月明照花花在地,恍若清波漾文藻。
夜深露下花更佳,汗湿蛾眉淡于扫。
巫山神女朝梦云,洛水灵妃夜当道。
知君好事不可当,绕树行吟被花恼。
诗成得意难具陈,片纸再与花传神。
品高意远迹逾妙,反觉树上花非真。
须臾喧传动城郭,借看累月纷蹄轮。
君不见虎头曾图瓦棺壁,观此杂沓输其珍。
老僧老僧收拾去,且莫出示无钱人。
《题沈启南画月下杏花》【明·史鉴】我昔庆云看杏花,春云压树埋晴霞。无端风雨中夜作,狼藉满地同泥沙。十年蹭蹬不复见,无乃天意于吾赊。老南忽往花正好,两株繁华对晴昊。白日苦短看不足,更向良宵事幽讨。月明照花花在地,恍若清波漾文藻。夜深露下花更佳,汗湿蛾眉淡于扫。巫山神女朝梦云,洛水灵妃夜当道。知君好事不可当,绕树行吟被花恼。诗成得意难具陈,片纸再与花传神。品高意远迹逾妙,反觉树上花非真。须臾喧传动城郭,借看累月纷蹄轮。君不见虎头曾图瓦棺壁,观此杂沓输其珍。老僧老僧收拾去,且莫出示无钱人。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7867c676a52e7c053.html
齐都歌
偶把渔竿来渭水,诸侯八百从如蚁。
洗兵一雨天下清,兴王事业应难比。
茅土之封东土侯,奄有青济都营丘。
千乘龙旗照沧海,百层雉堞临淄流。
淄流拂曙歌钟起,人物喧阗隘都市。
黄金白壁酬君公,文马雕轩觐天子。
前朝后市何辉光,歌台舞榭遥相望。
长剑危冠盛皋虎,珠廉绣幕围姬姜。
伯业相传仅千载,宁知时去繁华改。
盗贼公然窃宝弓,坐令青社无光彩。
是非得失俱悠哉,空馀废址连荒台。
往事凄凉不可问,淄流呜咽悲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