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德润赴惠州》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陈 德 润 赴 惠 州 宋 /汪 应 辰 山 行 五 日 到 崇 安 ,欲 往 从 之 尚 阻 艰 。闻 说 惠 州 天 样 远 ,向 时 音 问 落 人 间 。
- 翻译
- 我走了五天山路到达崇安,想要追随却仍面临重重困难。
听说惠州遥远得如同天边,何时能收到你的消息呢?
- 注释
- 山行:登山行走。
五日:五天。
崇安:地名,可能指崇安县。
欲往:想要前往。
从之:追随某人。
尚阻艰:仍然艰难。
闻说:听说。
惠州:地名,古代中国的一个州府。
天样远:非常遥远,形容极远。
几时:何时,什么时候。
音问:书信或消息。
落人间:落入人间,即传达给人。
-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关切,诗中表达了一种深厚的情谊。首句“山行五日到崇安”,设定了时间与空间的背景,诗人经过五天的跋涉来到了崇安,但想要继续前进却受阻于艰难险阻之中。这不仅是对旅途困顿的描述,也隐含着内心对于友人的渴望和追寻。
“欲往从之尚阻艰”一句,通过“欲往”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愿望,而“从之尚阻艰”则显示出这种愿望受到了现实条件的制约。这种内心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使得诗歌情感更为饱满。
下两句“闻说惠州天样远,几时音问落人间”,通过听闻惠州遥远,强化了空间距离感,同时也增添了一份时空隔绝之感。诗中的“天样”用来形容惠州的遥远,不仅是物理上的距离,更有情感上的深远。"几时音问落人间"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关切和询问,希望能够听到对方的声音,但这声音似乎也只能在心中回响,因为现实中的隔阂难以逾越。
整体来看,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于友人的思念之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
船系钓台下,身寄碧云端。
胸中千古风月,笔下助波澜。
唤起羊裘仙魄,来伴蝉冠清影,星阁倚阑干。
上想中兴事,名节重于山。濯沧浪,开玉鉴,照朱颜。
平生多少英气,直欲斩楼兰。
尽道诗书元帅,好作经纶上衮,勋业秉华丹。
霄汉展鸾翼,雷雨震龙蟠。
孤雁儿/御街行·其二有尼从人而复出者,戏用张子野事赋此
双鬓乍绾横波溜。记当日、香心透。
谁教容易逐鸡飞,输却春风先手。
天公元也,管人憔悴,放出花枝瘦。
几宵和月来相就。问何事、春山斗。
祗应深院锁婵娟,枉却娇花时候。
何时为我,小梯横阁,试约黄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