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郭侍御世重以言落职兼程慰其母安人》
《郭侍御世重以言落职兼程慰其母安人》全文
明 / 林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沥血匡时疏,回肠慰母情。

江山连故郡,昏晓兼程

升落等残梦艰危此生

精忠柱史暂尔圣人氓。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残梦(cán mèng)的意思:指梦境中的幻觉或虚幻的事物。

此生(cǐ shēng)的意思:指一生、一世、终身。表示此生的时间范围,强调某种情感或决心将会贯穿整个人生。

回肠(huí cháng)的意思:指情感悲伤或感动到了极点。

昏晓(hūn xiǎo)的意思:指天刚亮或天快黑的时候。

兼程(jiān chéng)的意思:同时进行多项任务或行程

艰危(jiān wēi)的意思:

◎ 艰危 jiānwēi
[difficulties and dangers confronting a country] 艰难险阻

江山(jiāng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版图,也指国家的统治地位和政权。

精忠(jīng zhōng)的意思:形容对国家、君主或事业忠诚、坚定不移的态度。

匡时(kuāng shí)的意思:纠正时弊,挽救时局。

沥血(lì xuè)的意思:指付出巨大的努力、付出血汗。

圣人(shèng ré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智慧卓越的人

暂尔(zàn ěr)的意思:短暂的时间;片刻

忠良(zhōng liáng)的意思:指忠诚正直的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忠诚的态度。

柱史(zhù shǐ)的意思:柱石,指古代纪念碑上刻写的历史记载。比喻重要的历史资料或纪实。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俊为郭侍御所作,通过诗中的“沥血匡时疏”,我们可以感受到郭侍御为国家社稷不辞辛劳、勇于担当的精神。"回肠慰母情"则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深情厚意,展现了孝顺的一面。"江山连故郡,昏晓戒兼程"描绘了郭侍御在繁忙的公务中奔波的身影,体现了他为国事而忘我工作的精神状态。

"升落等残梦,艰危剩此生"两句,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相联系,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精忠良柱史,暂尔圣人氓"则赞扬了郭侍御的忠诚与智慧,即使面对艰难险阻,也能够坚守本心,为国家做出贡献。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郭侍御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亲情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和思考。

作者介绍

林俊
朝代:明

(1452—1527)明福建莆田人,字待用,号见素、云庄。成化十四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进员外郎。曾上疏请斩僧继晓并治中贵梁芳罪,触帝怒,下狱,贬姚州判官。寻召还,复官,改南京。正德时,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镇压蓝廷瑞等起事。嘉靖时官至刑部尚书。有《见素文集》、《西征集》。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和易同年曼农刑部

乾坤何莽苍,傀儡尽登场。

都向邯郸梦里,六尺斗昂藏。

几度莺歌燕舞,更有蝇营狗苟,平白愤苍黄。

五更鸡报晓,子细试思量。牛服箱,箕翕舌,尽荒唐。

切莫拖泥带水,进退两郎当。

待我泰山立脚,更向碧霄着眼,天命本无常。

所思崇令德,努力爱时光。

(0)

台湾竹枝词·其三十

好吟应是太痴生,笔墨因缘记不清。

谁把四弦弹夜月,新词唱遍赤嵌城。

(0)

台湾竹枝词·其十一

罂粟花开别样鲜,阿芙蓉毒满台天。

可怜驵侩皆诗格,耸起一双山字肩。

(0)

秋霁.陈鹤柴丈有诗见赠,赋此酬之

云水苍茫,看斗大乾坤,著个诗客。

皖雅书成,淮南天远,卅年独抛心力。幽居漫辑。

闭门夜夜孤灯碧。念故国。遥听空山,应感鬼神泣。

商飙正紧,一叶西风,一笛秋声,吟兴未寂。

挹清辉、同声海唱,相逢莲社仰颜色。

杯酒俊游随蜡屐。

羡古稀岁,弥月堕地能宫,光宗绍学,孙枝秀茁。

(0)

庆春泽.中秋寄姊南都,同澄宇作

瑶席传杯,琼枝弄影,比肩人在花阴。

玉露初寒,淡烟微逗罗襟。

浅斟低语商量惯,怕姮娥、忍俊难禁。笑登临。

徙倚雕栏,指点疏林。

西风无恙流年早,有三分秋色,一寸眉心。

玉镜高悬,碧天万里沉沉。

幽闺坐对年时事,问婵娟、可忆清吟。祗而今。

月子天涯,梦里追寻。

(0)

祝英台近.赋榴花

早成阴,迟结子,芳意满淮楚。

五月江城,照眼红如雨。

生来不识东皇,小庭初夏,恰共人家重午。艳才吐。

新裁百褶罗裙,凌波忆仙侣。

为问朱颜,底事娇好如许。

费他多少天工,胭脂点点,应染遍、夕阳无数。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