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宝花(bǎo huā)的意思:形容珍贵而美丽的花朵。
补陀(bǔ tuó)的意思:指补救、弥补过失或缺陷。
不殊(bù shū)的意思:没有区别,没有差异
海岸(hǎi àn)的意思:指海洋的边缘地带,也比喻事物的边缘或极限。
花冠(huā guān)的意思:指人头上戴的装饰物,也比喻最美好的事物。
泉石(quán shí)的意思:指真实可靠的朋友或忠诚的人。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宴坐(yàn zuò)的意思:在宴会上坐下来吃饭,泛指参加宴会。
铢衣(zhū yī)的意思:指非常贫穷,连衣食都很困难。
珠珞(zhū luò)的意思:形容珠宝、首饰等华丽而密集地排列在一起。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静坐于山水间的观音形象,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诗人李纲以细腻的笔触,将观音岩的环境与观音的气质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宁静致远的意境。
首句“铢衣珠珞宝花冠”,以“铢衣”形容观音的轻盈衣饰,暗示其身轻如羽,超凡脱俗;“珠珞”和“宝花冠”则点缀着观音的装扮,增添了庄严与神圣之感。这一句通过服饰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观音的外在美,也暗示了其内在的纯净与超脱。
次句“宴坐翛然山水间”,“宴坐”意味着观音在此地静坐,享受着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翛然”一词,生动地描绘了观音在山水之间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表现了她与自然界的亲密关系以及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后两句“应为武夷泉石好,不殊海岸补陀山。”则是对观音所在环境的赞美。诗人认为观音之所以选择此地,是因为这里的泉石之美,与海岸边的补陀山相媲美。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强调了观音岩环境的优美,同时也暗示了观音与自然界的深厚联系,以及她所处之地的神圣与超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观音形象及其环境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以及对超凡脱俗精神境界的向往。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洞察与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阗玉
和阗昔于阗,出玉素所称。
不知何以出,今乃悉情形。
石蕴山含辉,耳食传书生。
其实产于水,在石亦浪名。
未治斯为璞,卞和识其精。
设云隔石识,怪幻乃不经。
回域定全部,和阗驻我兵。
其河人常至,随取皆瑶琼。
驿致贡天阊,瑟若孚胜呈。
瑰宝固匪求,方物亦可听。
在彼乃恒有,何关王道贞。
璠玙云于鲁,珵珩云于荆。
今何不见出,纪载谁果诚。
博物折中理,祛惑期可徵。
永言识颠末,讵贵摛词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