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史六首·其一》全文
- 翻译
- 在淮西历经百战才取得胜利,澶渊之战本欲出战却已和平解决。
多次担任宰相仍坚守公正之道,长久以来我羡慕他如莱公般的晋公之名。
- 注释
- 淮西:地名,古代行政区划,这里指淮河西部地区。
澶渊:古战场名,在今河南省濮阳市一带,与辽国交战之地。
相绂:古代官服上的丝带,象征宰相的职位。
莱公:指寇准,北宋名臣,封莱国公。
晋公:此处是对寇准的尊称,因他曾封晋王。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的《阅史六首(其一)》中的第一首,主要通过历史事件来表达对古代名臣的敬仰和感慨。首句“百战淮西仅奏功”描绘了淮西地区经历长期战争后终于取得胜利的情景,显示出将领的英勇与智谋。接着,“澶渊欲战已平戎”提及的是北宋时期宋真宗在澶渊之盟前准备迎战辽国,但最终和平解决,展现了外交智慧的运用。
诗中将两位历史人物进行比较,“三纡相绂犹公道”中的“三纡相绂”象征着宰相的高位,诗人赞美那些即使身居高位仍坚守公正之道的人,这里暗指寇准(莱公)和李沆(晋公),他们都是以公正闻名的宰相。最后,“长为莱公羡晋公”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羡慕和敬佩之情,认为他们在处理国家事务上有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能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简要叙述和对名臣的赞扬,寓含了对公正无私和智勇双全的高尚品质的推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