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倪宽》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阿谀(ē yú)的意思:指为了讨好别人而用虚伪的言辞或态度去讨好、奉承对方。
不坠(bù zhuì)的意思:不倒下,不失败
个个(gè gè)的意思:每一个,每个人
公孙(gōng sūn)的意思:指人的名字,也可指代某个姓氏。
亲媚(qīn mèi)的意思:指对权贵或有权势的人过分讨好、巴结,以获取利益或保护自身。
孙子(sūn zi)的意思:指孙子或后代,也用来形容晚辈或后人。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相如(xiàng rú)的意思:相貌酷似,如出一辙。
遗经(yí jīng)的意思:指遗失经书,比喻珍贵的书籍或文化遗产因失传而令人惋惜。
仲舒(zhòng shū)的意思:指人才出众,学问渊博,能够成为众人学习的榜样。
坠遗(zhuì yí)的意思:指宝贵的东西从高处掉下来,遗失或被人得到。
- 翻译
- 亲近谄媚张汤如同拜访居官之人,奉承皇帝超过司马相如。
汉代儒生个个像恭敬的子孙,坚守先贤遗训就像董仲舒那样坚定。
- 注释
- 亲媚:亲近并讨好。
张汤:西汉名臣,以严苛执法著称。
谒居:拜访居官的人,比喻地位较高的人物。
阿谀:过分恭维,巴结。
天子:古代对帝王的尊称。
汉儒:汉代的儒家学者。
公孙子:比喻对人恭敬有礼,像对待长辈一样。
遗经:古代流传下来的经典文献。
一仲舒:指董仲舒,西汉儒家大师,主张独尊儒术。
- 鉴赏
这首诗以倪宽为例,批评了某些官员像张汤和谒居一样过分迎合权势,对皇帝阿谀奉承。诗人指出,当时的汉儒们失去了儒家公正无私的精神,个个变得如同“公孙子”,即过于迎合以求自保。然而,诗中也提到倪宽这样的儒者,坚守经学正道,不随波逐流,像董仲舒那样保持了儒家传统的独立精神。整体上,这首诗是对官场风气的讽刺,同时也赞扬了坚守学术原则的人物。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