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信明时一士寒,却从六合得兹山。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了(bù liǎo)的意思:表示无法达到预期的结果或无法解决问题。
潺湲(chán yuán)的意思:形容水流声或声音轻柔、细腻。
登览(dēng lǎn)的意思:指上山或高处游览、观赏。
鼓钟(gǔ zhōng)的意思:表示通过鼓励或警示来推动事物发展或改变。
古佛(gǔ fó)的意思:古老的佛像,也用来形容人的品质超凡脱俗。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明时(míng shí)的意思:明时意为明天的时候,也指将来的时候。
树林(shù lín)的意思:指树木丛生的地方。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往还(wǎng huán)的意思:来回走动;往返移动。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有何(yǒu hé)的意思:询问原因或目的。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刘诜的《游新淦塔寺》描绘了一次深秋的游览经历,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寺庙氛围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宁静与超脱的向往。
首联“未信明时一士寒,却从六合得兹山”,开篇即以反问引入,暗示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渴望。通过“六合得兹山”这一表述,既强调了山的壮丽,也隐含了在广阔天地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意图。
颔联“鼓钟不了行人老,天地无言古佛閒”,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鼓钟声不绝于耳,却未能让行者的心灵得到真正的解脱,这反映了世间的纷扰难以平息。而“天地无言古佛閒”则以天地的沉默和佛像的静默,象征着超然物外的境界,暗示了诗人追求的精神归宿。
颈联“地迥树林环晻霭,雨多田涧互潺湲”,描绘了一幅雨后山林的景象。远处的树林被雾气环绕,显得朦胧而神秘;雨水滋润下的田间小溪,潺潺流淌,生机勃勃。这样的画面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寓意着生命的循环与不息。
尾联“不知今日无登览,曾有何人此往还”,以疑问的形式收尾,表达了诗人对于是否真正理解了这次游览意义的思考。同时,也引出了对过往访客的遐想,暗示了历史的延续性和人类精神探索的永恒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超脱世俗、寻觅内心平静的渴望。在元代社会背景下,这种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显得尤为珍贵和深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