弇中故饶水,澄潭连曲渠。
幸逢八月潮,滚滚入城闾。
余本泽国人,焉能与之疏。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焚枯(fén kū)的意思:烧毁干枯的木柴,比喻彻底消灭某种事物。
故居(gù jū)的意思:指已故名人的居住地,也泛指已故人的住所。
滚滚(gǔn gǔn)的意思:形容水流、烟云、人群等连续不断、汹涌向前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势头强劲、蓬勃向前。
国人(guó rén)的意思:指中国人民,也可泛指一个国家的人民。
旱暵(hàn hà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干燥、枯燥、无聊。
桔槔(jié gāo)的意思:指在争斗中力量相当,难以分出胜负的局面。
今年(jīn nián)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即指现在或最近的一年。
枯鱼(kū yú)的意思:指没有生气或活力的人或事物。
清光(qīng guāng)的意思:指光亮、明亮
停云(tíng yún)的意思:指云彩停止运动,形容风势平息、天气转好。
望舒(wàng shū)的意思:形容心情舒畅,愉悦自在。
吾庐(wú lú)的意思:指自己的住所或居所。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纤鳞(xiān lín)的意思:形容事物极为细小、丰富。
相映(xiāng yìng)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物相互照映,相辅相成。
映带(yìng dài)的意思:指光影映照,相互衬托,相得益彰的意境。
有余(yǒu yú)的意思:指超过一定程度或数量,还有剩余。
园丁(yuán dīng)的意思:指照料花草树木的人,也比喻照顾、教育他人的人。
泽国(zé guó)的意思:形容国家富饶兴盛,人民安居乐业。
湛如(zhàn rú)的意思:非常清澈明亮,非常纯净。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王世贞在休沐归乡时遭遇大旱的情景。诗中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干旱对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首句“弇中故饶水,澄潭连曲渠”描绘了弇中地区原本水源丰富,清澈的潭水与曲折的渠道相连。然而,“今年旱暵甚,魃鬼娆吾庐”转折点到,今年遭遇严重的干旱,旱魃鬼魅似乎在困扰着诗人的家园。接下来,“窟洞走饿獭,园丁焚枯鱼”形象地描绘了动物因缺水而饥饿,园丁无奈焚烧枯鱼的情景,进一步凸显了干旱的严重性。
“未论水不足,陡惊地有余”表达了诗人对干旱现象的惊讶,不仅水资源短缺,土地却异常丰盈,形成鲜明对比。接着,“幸逢八月潮,滚滚入城闾”描述了幸运地遇到八月潮水,潮水涌入城市,缓解了干旱状况。然而,“五昔桔槔声,此潭仍湛如”指出尽管有潮水的补充,潭水依然清澈如初,暗示了干旱的持续影响。
“小舫媚夕阳,清光来望舒”描绘了傍晚时分,小船在夕阳下显得格外美丽,清亮的光辉仿佛带来希望。“停云相映带,纤鳞欣故居”则通过云彩与游鱼的互动,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
最后,“余本泽国人,焉能与之疏”表达了诗人作为来自水乡的人,无法与干旱现象疏远,体现了他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与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干旱对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活带来的挑战,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解决干旱问题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