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乌夜啼·其二廓之见和,复用前韵》
《乌夜啼·其二廓之见和,复用前韵》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词  词牌: 相见欢

人言不如公。酒频中。更把平生湖海、问儿童

千尺蔓。云叶乱。系长松。却笑一身缠绕、似衰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缠绕(chán rào)的意思:形容事物纠缠、交错在一起,难以解开。

长松(cháng sō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像松树一样挺拔坚强。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湖海(hú hǎi)的意思:湖海指广阔的水域,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广阔、辽阔。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千尺(qiān chǐ)的意思:形容高度很高或长度很长。

人言(rén yán)的意思:指别人的言论、议论。

衰翁(shuāi wēng)的意思:指年老体衰的人。

一身(yī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具备了多种特质或才能。

云叶(yún yè)的意思:形容事物轻盈、飘逸,如云彩和树叶般轻盈飘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乌夜啼·其二》。从内容上看,诗人以轻松诙谐的口吻表达自我感受。"人言我不如公",开篇即以他人的评价引入,暗示自己可能不如他人被认可。接着,"酒频中"描绘了诗人借酒消愁的情景,流露出些许无奈与自嘲。

"更把平生湖海、问儿童",诗人将内心的疑问和迷茫寄托于天真无邪的儿童,寻求答案或共鸣,显示出他对人生哲理的探寻。"千尺蔓,云叶乱,系长松",这三句通过描绘蔓藤缠绕大树的形象,象征着诗人自身的困境,即使身陷复杂的人生纠葛,仍渴望像长松一样坚韧不屈。

最后两句"却笑一身缠绕、似衰翁",诗人以自嘲的方式,笑自己的生活状态如同老翁一般被诸多事务所束缚,但这种笑中带着坚韧和豁达,展现出词人面对困境时的洒脱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轻松的笔调,寓言式的表达,展现了辛弃疾在困境中的自我反思和乐观精神。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四犯剪梅花

暮云凝缟。对瑶阶素阙,恍疑仙岛。

冻合吟肩,幸炉香犹绕。前村窈窎。

问何处、酒帘悬早。灞岸春回,梁园宴启,梦魂飞到。

同游故人渐少。记烧镫令节,邪回欢笑。

浅酌屠苏,怅新愁难扫。门荒径悄。

但枝上、数声啼鸟。雪后江梅,伶俜照影,寒深花小。

(0)

望云间.用赵可韵

双阙苕峣,仙驭往来瀛洲,天恃屏藩。

想觚棱四起,风动星旋。

环佩摇时叠响,铢衣舞罢生寒。

怅尘寰遥隔,羽翼难凭,凝眺潸然。

孤踪自省,寂寞空床,玉壶滴尽更阑。

心似流波东逝,长日无还。

离去正逢花好,归时莫放春閒。

梦魂苒苒,昨宵飞度,绝险关山。

(0)

一萼红.十五岁时与伍博纯、庄通百、叶仲裕、沈步洲、张季良同寓西湖退省庵消夏。忽忽二十年矣,仲裕幽愤蹈江,博纯、步洲亦相继下世,重来感旧,宣之于声

小楼阴。试披襟延爽,华发未须簪。

连棹清讴,狂朋剧饮,欢事都付消沈。

岁华共、群芳自歇,又堤柳、千啭变鸣禽。

网户悬蛛,坏阑栖蠹,聊更凭临。

愁送落花飞絮,向湖波点点,触拨闲心。

丛芰吹香,疏篁刻字,重到步步追寻。

叹人世、仓皇转毂,旧游地、何许可销金。

便欲归营故山,一片云深。

(0)

转应曲·其一

春雨。春雨。飘断碧烟双语。云屏一倍清寒。

独拥罗衣夜阑。阑夜。阑夜。梦到宝钗楼下。

(0)

忆江南·其三渌水桥

南徐好,桥下渌波平。

画柱千年尝有鹤,垂杨三月未闻莺。行乐过清明。

南北岸,花市管弦声。

邀客上楼双榼酒,舣舟清夜两街灯。直上月亭亭。

(0)

蝶恋花·其五

语燕飞来惊昼睡。起步花阑,更觉无情绪。

绿草离离蝴蝶戏。南园正是相思地。

池上晚来微雨霁。杨柳芙蓉,已作新凉味。

目断云山君不至。香醪著意催人醉。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