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渭南席上烛照牡丹·其一》
《高渭南席上烛照牡丹·其一》全文
宋 / 赵孟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高烧烛照御黄衣,疑是沈香夜宴归。

固是不教花睡著,只愁惊起露蝉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高烧(gāo shāo)的意思:指高烧发热的状态,也用来形容事物极度激动或紧张的状态。

惊起(jīng qǐ)的意思:突然惊醒或惊动

沈香(shěn xiāng)的意思:指人或物沉默寡言,不爱言谈。也可形容人或物香气浓郁。

夜宴(yè yàn)的意思:夜晚的宴会

御黄(yù huáng)的意思:指掌握黄帝的法术或医术。

烛照(zhú zhào)的意思:像烛光一样照亮,比喻明亮、清晰。

注释
高烧:明亮的烛火。
烛照:照亮。
御黄衣:皇室的黄色龙袍。
沈香:沉香木,一种名贵木材,也指香气浓郁的香料。
夜宴归:夜间的宴会归来。
固是:本意是。
教:让。
花睡著:让花朵入睡。
只愁:唯恐。
惊起:惊动。
露蝉:露水中的蝉。
翻译
明亮的烛光映照着皇室的黄色龙袍,仿佛是沉香木夜宴归来的人。
他本意不让人打扰花朵安眠,却怕惊动了露水中的蝉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宫廷夜宴的场景,诗人赵孟坚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蜡烛高照下的皇室氛围。"高烧烛照御黄衣"一句,通过"高烧"和"御黄衣",暗示了皇帝的尊贵和夜晚宴会的庄重。"疑是沈香夜宴归"则借沈香的香气,进一步渲染了华美的宴饮气氛,仿佛连香气都带着醉人的夜宴归来。

接下来的两句,"固是不教花睡著",诗人运用拟人手法,说烛火明亮到连花朵都仿佛不敢入睡,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烛光的明亮和牡丹的娇艳。"只愁惊起露蝉飞"则表达了诗人对细微事物的关注,担心烛光太亮会惊扰正在露水中栖息的蝉儿,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和谐的呵护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宫廷夜宴为背景,通过烛光与牡丹的描绘,展现了宋朝宫廷生活的奢华与诗人对宁静夜晚的珍视,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生态的关爱。

作者介绍
赵孟坚

赵孟坚
朝代:宋

中国南宋画家。生于庆元五年(1199),卒于景定五年(1264),一说卒于咸淳三年(1267)。字子固,号彝斋;宋宗室,为宋太祖十一世孙,汉族,海盐广陈(今嘉兴平湖广陈)人。曾任湖州掾、转运司幕、诸暨知县、提辖左帑。工诗善文,家富收藏,擅梅、兰、竹、石,尤精白描水仙;其画多用水墨,用笔劲利流畅,淡墨微染,风格秀雅,深得文人推崇。有书法墨迹《自书诗卷》,绘画《墨兰图》、《墨水仙图》、《岁寒三友图》等传世,著《彝斋文编》4卷。
猜你喜欢

古意二首·其一

少年红颜女,敷芬对芳树。

盈盈淡艳妆,清歌杂妙舞。

凝睇倚高楼,桐丝试一谱。

世间知音稀,谁识姱节素。

清贞守幽闺,不作凡子妇。

容华委西山,良人兮何暮。

空床思悠悠,明月正当户。

(0)

题游昭画牛四图·其二

游丝如许长,翠影落横塘。

吴牛最畏暑,赖此五月凉。

想见下饮时,不念刍菽香。

摇荡水生痕,凌乱日浮光。

可惜莲与蒲,勿涉水中央。

(0)

用旧韵送普守赴阙·其二

虚名强逐臭,小智矜藏钩。

蛮触蜗两角,古今貉一丘。

念昔齿方壮,抱愁山之幽。

誓从东南尉,策勋西北陬。

人事乃大谬,天命不少谋。

云梯乏仙骨,车辙半神州。

廉颇故思赵,韦孟欲徙邹。

锦水清堪濯,草堂靓可休。

傥有一区宅,不愿万户侯。

尚及公挂冠,共饱黄鸡秋。

(0)

和高簿送梅·其五

远望青山两髻丫,水纹风细绉如纱。

不知游冶谁家子,也捲黄芦学塞笳。

(0)

和高簿送梅·其六

花底莓苔蒲树丫,翠翘玉珥碧襦纱。

靓妆雅器鸣琴友,不向朱门听鼓笳。

(0)

侨寄山居霍然几月凡见之于目闻之于耳者辄缀成绝句名之曰田园杂兴非敢比石湖聊以写一时闲适之趣云尔·其二

羃羃黄云麦垄秋,牧童横笛倒骑牛。

百金买得葫芦扇,持向田头蔽日头。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