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烛·其二》
《烛·其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半照蓬窗夜,离忧未央

雪凝双泪冷,烟吐一心长。

光外无明月,愁边有玉觞

芙蓉那用树,寸寸春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半照(bàn zhào)的意思:形容光线微弱,只能照亮一半。

春阳(chūn yáng)的意思:春日的阳光,比喻温暖和煦的阳光。也比喻春天的气象或春天的景色。

寸寸(cùn cùn)的意思:形容非常仔细、一寸一寸地

芙蓉(fú róng)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貌美。

离忧(lí yōu)的意思:摆脱烦恼和忧愁,消除心中的痛苦和困扰。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那用(nà yòng)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方法没有用处或无效。

未央(wèi yāng)的意思:指永远不会结束或终结的状态,也指无穷无尽、无法计算的数量。

无明(wú míng)的意思:无明是佛教用语,意为无明状况或无知状态。

雪凝(xuě níng)的意思:形容雪花凝结在一起,不易分散。比喻人的情感、思想、言行等凝聚在一起,不易改变。

一心(yī xīn)的意思:全心全意、专心致志

玉觞(yù shāng)的意思:指美酒。原指古代宴会上用来盛放美酒的玉杯,后泛指美酒。

鉴赏

此诗《烛(其二)》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烛光下的孤寂与深沉的情感世界。

首句“半照蓬窗夜”,以“半照”二字巧妙地描绘出烛光在夜晚仅能照亮蓬窗一角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幽暗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接着,“离忧黯未央”一句直接点明主题——离别的忧伤无尽无休,为整首诗定下了情感基调。

“雪凝双泪冷,烟吐一心长”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烛泪比作凝结的雪花,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同时“冷”字不仅指温度,也暗示了内心的寒冷与悲凉。而“烟吐一心长”则以烟雾比喻内心的情感,形象地表现了情感的绵延不绝。

“光外无明月,愁边有玉觞”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孤独与愁绪的主题。在烛光之外,没有明亮的月光,只有杯中的酒,象征着诗人独自面对的愁苦与寂寞。这里的“玉觞”不仅指酒杯,更蕴含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

最后,“芙蓉那用树,寸寸是春阳”一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命温暖的向往。即使不需要实体的树木,每一寸土地都充满了春天的阳光,寓意着即便在最艰难的时刻,心中仍怀有希望与温暖。

整首诗通过烛光这一意象,深刻地表达了诗人面对离别与孤独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题浯溪小景

卜宅元郎岂偶然,江山千古共流传。

乾坤巨石知多少,待看中兴第二篇。

(0)

题四画.潭溪秋碧

秋容何处佳,淡泊寄寒水。

无滓湛遥天,我心正如此。

(0)

和余汝霖雪七绝·其五

燕山大雪暗胡云,将士何人欲赐勋。

闻道玉宸温诏出,绝胜纯纩被三军。

(0)

兵部尚书赠司空侍中晏元献公挽词三首·其一

俊老三阶后,高华四纪中。

朝廷用文治,廊庙得才雄。

鸡树前阴改,鳣庭旧迹空。

生存华屋处,零落恨无穷。

(0)

暮归鉴湖偶成

草香泉细午风轻,桃李春花夹岸明。

归棹夷犹云水暮,柳阴深处一声莺。

(0)

芭蕉

为爱芭蕉绿叶浓,栽时傍竹引清风。

近来怕听愁人雨,斫尽檐前三四丛。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