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晚眺·其二》
《和晚眺·其二》全文
明 / 黄公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谷口尘俗王孙草色萋。

人为贳酒,携侣共听鹂。

红日依山近,白云渡涧低。

前村轰牧笛归路树边迷。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尘俗(chén sú)的意思:指世俗纷扰、繁琐的事物或生活。

谷口(gǔ kǒu)的意思:指山谷的出口或河流的入口。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到临界点或关键时刻。

归路(guī lù)的意思:指回家的路或返回原处的途径。

红日(hóng rì)的意思:指太阳升起的时候,代表光明和希望。

牧笛(mù dí)的意思:指牧人吹奏的笛子,比喻对牧业或农业耕种等工作的熟悉和精通。

人为(rén wéi)的意思:由人为主动创造或引起的事物或行为。

王孙(wáng sūn)的意思:指王子和公子,也用来形容家族显贵的后代。

王孙草(wáng sūn cǎo)的意思:指自以为了不起的人,自命不凡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乡村晚景图。首联“谷口远尘俗,王孙草色萋”以“谷口”为背景,远离尘嚣,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之美,而“王孙草色萋”则以草色的茂盛,渲染出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颔联“何人为贳酒,携侣共听鹂”则通过想象中的场景,展现了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情调,人们在享受自然的同时,也寻求心灵的慰藉。

颈联“红日依山近,白云渡涧低”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红日”与“白云”、“山近”与“涧低”相结合,不仅展现了色彩的对比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变化。尾联“前村轰牧笛,归路树边迷”则以牧笛声起,引人遐想,仿佛置身于一片静谧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田园之中,最后“归路树边迷”则增添了一丝神秘与探索的乐趣,让人回味无穷。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情境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作者介绍

黄公辅
朝代:明

明广东新会人,字振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御史,忤魏忠贤去官。后迁江西参政,分守宝庆,有政绩。
猜你喜欢

摩陀歌赠乾上人

处处三门向南开,青山绿水自围裹。

钟鱼鸣时摊钵盂,精粗随分吃些个。

一生受用只如此,何用忙忙脚踏火。

口闲莫说事,留取吞饭颗。

眼明穿得针,要自时补破。

粥后眠一觉,不著溲涨亦不起。

斋后行数步,不是肚膨也打过。

我不求世人,世人不求我。

时时牵衣领,臃肿包头涡。

一味怯风吹耳朵,世上许多人。

蘖蘖犹如蚁旋磨,团团并头争什么。

一筹输与摩陀板头盘脚坐,人言南岳好。

奇峰七十朵,庐山更是好。

瀑布垂天云,净色不受涴。

殿阁参差如画出,万人围绕看登坐。

汝若学道便成佛,汝若不学地狱祸。

眼看鼻孔也寻常,六月日头甚热火。

一筹输与摩陀看屋卧,唤渠挽不来,送渠推不可。

摩陀摩陀,无如之何。问著不答,好哑大哥。

(0)

庐山杂兴·其一

野径无人花竞芳,淡红疏碧间轻黄。

不须折向尊前供,杖屦归来已自香。

(0)

李成德画理发搔背刺喷䎳耳为四畅图乞诗作此四首·其一

经月得楼飕,头懒垢不靧。

树间一梳理,道与精神会。

(0)

送张才元大临归高阳兼寄杨霍

少年公子麒麟种,使者选之来入贡。

文章到处是青钱,谈笑有时飞白凤。

留连太学滞远业,叹息南陵发归梦。

黄河一苇浩将往,太行诸山森欲动。

上堂嘉庆拜庭闱,入户埙篪迎伯仲。

幕中济济尽应刘,笔下翩翩皆屈宋。

四者能并盖已难,一尊可饮何妨痛。

老夫久客兴愈阑,公子远行情所重。

为见应刘借问看,惟有月明千里共。

(0)

公实作暴雨诗次其韵

民生惟播殖,天意在农深。

一夜盆倾雨,千家粒食心。

知时占聚蚁,催种有鸣禽。

喜是田间语,青青刺水针。

(0)

答王及之贤良见寄

公圭侯印人所优,利锁名缰吾所羞。

耿耿有怀非隐忧,思得佳士从之游。

今年折腰来佐县,辞采接君心自见。

怀刺过寻不问程,剥啄扣关谐所愿。

谁云白首交如新,倾盖相逢如故人。

囊中制作绝伦类,和璧隋珠无足珍。

心醉归来书文室,却怪前宵梦椽笔。

至音寂寞知者稀,安得论文永足日。

可嗟吏道事奔驰,信信不见元紫芝。

胸襟不复忧鄙吝,圆缄寄我愁霖诗。

得诗三复云笺卷,喜气填膺光满面。

一首能轻万户侯,绿发幸交三语掾。

我今尔耳何为哉,汗漫如君心自灰。

为君挹尽双溪水,不发纤尘污两耳。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