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本十三行为杨献叔题·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名为《白玉本十三行为杨献叔题(其一)》,作者是清代的翁同龢。诗中描绘了一种神秘而模糊的场景,似乎在讲述众仙之事的纷繁复杂,"杂遝群仙事有无"表达了一种难以捉摸的仙界景象。"神光离合太模糊"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朦胧感,暗示着神仙世界的变幻莫测。
诗人以陈思为典故,陈思即曹植,以其喜好与幽并地区的文人交往而闻名,这里暗指杨献叔可能也有相似的志趣。"未肯低头受玉符"则表达了杨献叔的个性,他不愿轻易接受世俗的权力象征,保持了一种超然或独立的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较强,通过仙道故事和历史人物的影射,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推崇以及对权势的淡然态度。翁同龢的笔触细腻,富有哲理,体现了清朝晚期士人的文化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内丘悯旱
内丘数十里,硗确环高原。
十旬不得雨,四野沙尘昏。
黍粟焦且死,艰食悯元元。
官柳摧为薪,煮叶充晨飧。
老稚出趁食,破屋弃荒村。
公庾素乏储,富室徒劝分。
鲋鱼得斗水,犹幸性命存。
安得沛甘泽,万物回枯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