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枉岩中翰,吟望朝复夕。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逋客(bū kè)的意思:指逃亡的人或远离家乡的人
传闻(chuán wén)的意思:指没有确凿证据的消息或传说。
何当(hé dāng)的意思:何时;什么时候
灵液(líng yè)的意思:指智慧、才能、灵感等具有启迪作用的东西。
袅袅(niǎo niǎo)的意思:形容烟雾、香气等轻柔、缭绕的样子。
盘石(pán shí)的意思:盘石是指坚固如石头的支持或保护,比喻稳定可靠的支持或坚实的基础。
色候(sè hòu)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或神态非常美丽动人。
四面(sì miàn)的意思:指四个方向,表示周围无处可逃或四面受敌的困境。
丝管(sī guǎn)的意思:丝管是一个形象化的词语,用来形容声音细腻、柔和、悦耳动听。
苔藓(tái xiǎn)的意思:形容事物长时间不被整理或照顾而显得陈旧、破败。
物色(wù sè)的意思:寻找;搜寻
溪水(xī shuǐ)的意思:指小溪流水,比喻事物的起初或基础。
霞外(xiá wài)的意思:指超越尘世的美好景象或事物。
阳人(yáng rén)的意思:阳光明媚的人,指积极向上、乐观向上的人。
茵席(yīn xí)的意思:指舒适的座位或坐垫
颍阳(yǐng yáng)的意思:指照顾、保护、养育的意思。
远游(yuǎn yóu)的意思:远离家乡、远离熟悉的环境去旅行或游历。
中翰(zhōng hàn)的意思:指才华出众、文采飞扬的人。
- 注释
- 家:诗人的家。
临:靠近。
清溪水:清澈的小溪。
绕:环绕。
盘石:大而平的石头。
绿萝:绿色的藤蔓植物。
四面垂:从四周挂下来。
袅袅:形容细长柔软的样子。
百馀尺:形容非常长,不一定精确到100尺。
风泉:风吹泉水的声音。
度:传递,此处意为混合。
丝管:丝竹乐器,代指音乐。
苔藓:低等植物,常生于阴湿之地。
茵席:褥垫,指像褥垫一样柔软。
传闻:听说。
颍阳人:颍阳地区的居民,可能特指隐士。
霞外:云霞之外,比喻远离尘嚣。
漱:洗涤,此处引申为汲取。
灵液:有灵性的水,特指清泉。
忽枉:忽然,意想不到地。
岩中翰:岩中的才子,指隐居的文人。
吟望:吟诗并眺望。
朝复夕:从早到晚。
何当:何时,什么时候。
遂:实现,达成。
远游:远行,探索。
物色:寻找,物色人才。
候:等待,迎接。
逋客:逃亡的人,此处指避世的隐士。
- 翻译
- 我家临近清澈小溪,溪水环绕着巨大的磐石流淌。
绿色的藤蔓从四面垂下,轻柔地延伸超过百尺长。
微风携带着泉水声,仿佛吹过丝竹乐器,青苔和藓类铺满了像褥席一样柔软的地方。
听说颍阳那地方的人,在云霞之外汲取着神奇的山泉。
忽然间你这位岩中的才子,早晚都望着这里吟诗寄情。
何时我们能一起远游,去寻找那些避世隐居的高人逸士。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风光图景。开篇“家临清溪水,溪水绕盘石”两句,以清新的溪水和曲折的盘石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富有层次感的环境。
接下来的“绿萝四面垂,袅袅百馀尺”则描写了茂密的绿萝从四面垂挂下来,如同一幅生动的画卷。这些景物不仅展示了自然之美,也反映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风泉度丝管,苔藓铺茵席”两句,则让读者感受到山中清泉与微风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天然的乐音,同时,地面上长满了苔藓,好像自然铺设的一张绿色席子。这里通过对声音和触觉的描绘,使人仿佛置身于这片美丽的山水之中。
“传闻颍阳人,霞外漱灵液”一句,提到了远方颍阳人的传说,他们似乎在彩霞之外洗涤着神秘的灵泉,这不仅增加了诗中的幻想色彩,也让人联想到仙境般的存在。
“忽枉岩中翰,吟望朝复夕”两句,则转换了场景,诗人好像坐在岩石上,拿起毛笔(翰)开始书写,或许是吟诵着诗歌,对着朝霞和晚霞出神。这一幕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最后,“何当遂远游,物色候逋客”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行的渴望,以及对景色的观察与等待,仿佛在期待着某种事物的到来,或是某位行者的归来。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是对自由生涯和探索未知世界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通过精巧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内心深处的哲思和情愫。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