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坡种芍药·其一》
《南坡种芍药·其一》全文
宋 / 虞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错盘根垡似苞桑细细分来巧作行。

且趁秋灰浮季琯,更教冬线受微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苞桑(bāo sāng)的意思:比喻尚未开放、未得到普遍认可的事物。

错盘(cuò pán)的意思:指安排、摆放或安装不当,出现错误的情况。

盘根(pán gēn)的意思:形容事物纷乱复杂,错综复杂,难以解决。

秋灰(qiū huī)的意思:指秋天的灰色景色,比喻黯淡无光、凄凉寂寞的样子。

微阳(wēi yáng)的意思:微弱的阳光。形容阳光微弱、光线不足。

细细(xì xì)的意思:非常细小、细致入微、详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南坡种植芍药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与季节变化的细腻观察和赞美。

首句“错盘根垡似苞桑”,以苞桑(即桑树)的根系复杂交错比喻芍药根部的盘绕,形象地展现了芍药根部的繁复与生命力的旺盛。这里通过将芍药与苞桑相比较,不仅突出了芍药根部的复杂性,也暗示了芍药如同苞桑一样,有着坚韧的生命力和深厚的根基。

次句“细细分来巧作行”,进一步描述了芍药种植时的精细与巧妙。芍药被细心地排列,形成了整齐有序的行列,这既体现了种植者的技艺高超,也预示着芍药将展现出其独特的美丽与秩序之美。

接着,“且趁秋灰浮季琯”,这一句运用了季节与天文的结合,表达了种植者利用秋季的土壤条件和节气的变化来种植芍药。这里的“秋灰”可能指的是秋季的土壤肥沃状态,“季琯”则指代了特定的节气或时间点,强调了种植时机的重要性,以及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顺应。

最后,“更教冬线受微阳”,则描绘了芍药在冬季也能感受到温暖阳光的场景。虽然冬季寒冷,但通过精心照料,芍药依然能够接受到微弱的阳光,暗示了即使在严寒中,生命之光仍然存在,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复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南坡种植芍药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力量的赞美。通过季节、天文与植物生长的结合,传达了一种顺应自然、珍惜时间、期待新生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虞俦
朝代:宋

虞俦,生卒年月不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隆兴初进人太学,中进士。曾任绩溪县令,湖州、平江知府。庆元六年(1200)召入太常少卿,提任兵部侍郎。工诗文,著有《尊白堂集》24卷,清修《四库全书》收录其部分诗文。如其词《满庭芳》:色染莺黄,枝横鹤瘦,玉奴蝉蜕花间。铅华不御,慵态尽欹鬟。
猜你喜欢

江城子.王温季自北都归过予三河坐中赋此

鹊声迎客到庭除。问谁欤。故人车。

千里归来、尘色半征裾。

珍重主人留客意,奴白饭,马青刍。

东城入眼杏千株。雪模糊。俯平湖。

与子花间、随分倒金壶。

归报东垣诗社友,曾念我,醉狂无。

(0)

苏武慢

十载燕山,十年江上,惯见半生风雪。

对雪无舟,泛舟无雪,不遇并时高洁。

断港残沙,今兹何夕,一似剡溪归越。

但掀篷、数尺梅花,人迹鸟飞俱绝。

君不见、五老危巅,浮丘绝顶,笑我早生华发。

返老还童,易粗为妙,定有九还丹诀。

霁景浮空,天光眩海,一体本无分别。

便堪称、六一仙公,千古太虚明月。

(0)

苏武慢

皓月清霜,钓舟如叶,闲渡小溪澄碧。

银汉无声,玉虹横野,斗柄正垂天北。

半幅乌纱,数根华发,一緉野凫飞舄。

问回仙、城南老树,能见几何今昔。

西华顶、十丈高花,九天秋露,结就翠房瑶实。

脱屣非难,凌空何远,三咽雪融冰液。

辟谷神方,餐霞真诀,一去更无消息。

笑人间、长住虚空,谁似一轮红日。

(0)

满庭芳.寄江叔廉

鸡犬相闻,溪山如画,梅花只在前村。

逍遥杖屦,不过翟公门。

前度春风已老,对芳草、还忆王孙。

长安市,看花人去,车马正争喧。

向来东海上,水南水北,如石如温。

念鸥冷诗盟,何日重论。

老我蓬蒿三径,开怀抱、赖有琴尊。

公知否,萧斋雨漏,四壁篆书痕。

(0)

上蔡

上蔡城头黄叶多,闻鸡看剑起长歌。

徒怜丞相东门犬,犹忆将军半夜鹅。

树底衣裳沾雾雨,马前灯火动星河。

凉风满路吹行铎,那似金门听玉珂。

(0)

洞仙歌

百年光影,绿鬓须臾改。扰扰劳生是非海。

料存亡、隐显盈虚兴废事,尽默听、玄中真宰。

甚狗苟蝇营,为浮名薄利苦萦心,万般机械。

闲中一着,莫妄生枝派。平地瀛洲故人在。

运灵风扫荡情尘,须勘破、生死牢关悬解。

便领略玄珠用无穷,得自在逍遥,去来无碍。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