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明叔七首·其四》全文
- 注释
- 一枝:一株或一根。
自可:当然可以。
不须:不需要。
多:过多。
少已:已经很少。
难知:难以理解。
奈何:怎么办。
汉殿:汉代宫殿。
纷纷:众多的样子。
锵剑佩:金属剑和佩饰的撞击声。
桐江:古代地名,位于浙江,以产桐木著名。
但有:只有。
一渔蓑:一位渔夫的蓑衣。
- 翻译
- 一枝就足够了无需太多,少的难以理解多的又该如何呢。
在汉朝宫殿中剑佩声声作响,而在桐江边只有一位渔夫披着蓑衣。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呈明叔七首》中的第四首。赵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首句“一枝自可不须多”,寓意着满足与知足,即使拥有少许也已足够,不必贪求过多。次句“少已难知多奈何”则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难以预料,拥有过少时往往难以体会过多的珍贵。
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比,将宫廷中剑佩的繁多与渔夫桐江边仅有的蓑衣相对照,“汉殿纷纷锵剑佩”象征着权势与奢华,“桐江但有一渔蓑”则代表了淡泊与宁静。这种对比暗示了诗人对于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朴素,通过日常景象传达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体现了赵蕃诗歌的清新自然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合欢带
身材儿、早是妖娆。算风措、实难描。
一个肌肤浑似玉,更都来、占了千娇。
妍歌艳舞,莺惭巧舌,柳妒纤腰。
自相逢,便觉韩娥价减,飞燕声消。
桃花零落,溪水潺湲,重寻仙径非遥。
莫道千金酬一笑,便明珠、万斛须邀。
檀郎幸有,凌云词赋,掷果风标。
况当年,便好相携,凤楼深处吹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