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全文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萧应元的《初夏》诗,描绘了初夏时节特有的景象与氛围,充满了细腻的观察与生动的描绘。
首句“半清半和白昼长”,以“半清半和”形容白昼的光线,既不完全明亮也不过分昏暗,营造出一种温和而宁静的氛围。同时,“白昼长”则点明了初夏季节的特征,白日时间延长,阳光温暖而不烈,给人以舒适的感受。
次句“似无似有绿阴香”,进一步深化了夏日的气息。这里的“绿阴”指的是树木或植物的阴影,而“香”则暗示着初夏特有的植物香气,可能是花香或是树叶的清新气息。这种“似无似有”的描述,让人仿佛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自然之味,却难以捕捉其具体来源,增添了一种神秘而迷人的感觉。
后两句“儿童刻竹记新笋,一夜风吹一尺强”,将视角转向了儿童与自然的互动。初夏时节,新笋破土而出,孩子们可能会在竹子上刻下自己的名字或标记,记录下这一自然现象。而“一夜风吹一尺强”,则形象地描绘了新笋在一夜之间迅速生长的情景,展现了大自然生命力的旺盛与神奇。通过儿童的活动与自然界的生长变化,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生命成长与时间流转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初夏季节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元夕观徐氏小鬟试舞呈徐江夏
良夜淹银烛,清歌发绮丛。
早莺娇自啭,乳燕语逾工。
试舞初移席,惊尘不受风。
灯前翻袖影,帘外印苔踪。
敛态看条脱,低鬟护守宫。
十千桑落后,三五月明中。
曲尽花俱发,春回雪正融。
还应输彼美,城北有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