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愁人(chóu rén)的意思:令人忧虑、令人烦恼的事物或情况。
出塞(chū sài)的意思:出塞是指从边塞地区离开,也可以指从困境中解脱出来。
儿女(ér nǚ)的意思:指子女,泛指儿子和女儿。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芦笙(lú shēng)的意思:指人的声音高亢激昂,如同芦管笙声。
南曲(nán qǔ)的意思:南曲是指南方的曲调,也用来比喻南方的音乐艺术或南方的文化。
塞声(sāi shēng)的意思:指因为害怕或害羞而说话时声音低小、含糊不清。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坐月(zuò yuè)的意思:坐月是指女子坐月子期间,遵循一定的饮食、休息和保健规定,以促进身体恢复健康。
江南曲(jiāng nán qǔ)的意思:指江南地区的曲调,也用来形容江南地区的风景和文化。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月下苗族儿女欢快起舞的场景,通过芦笙的音乐与江南曲调的对比,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诗人方以智巧妙地运用了“谁伴愁人坐月明”这一句,既点出了月夜的静谧与孤独感,又为下文的欢乐场面设置了鲜明的对比。芦笙的音乐被描述为“颇似江南曲”,暗示其旋律优美动听,富有江南水乡的韵味,与传统的秋笳出塞之声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不同地域文化的交融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好奇与欣赏,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和人文风情的赞美。在明末清初的社会背景下,这样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多元文化交流的现实,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和谐共处、文化融合的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参赞紫岩刘公有旨取回京用行在八月末予以祭告先之渡江作此奉赠
中秋秋高天气清,珠斗倒挂银蟾明。
普照妍媸无遁形,圣人建极泰阶平。
用意忠厚何含弘,衮衣东归众所荣。
留后直向斗边行,予夙骏奔江北征。
不得离筵唱渭城,江水千寻不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