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照(cán zhào)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后,余辉照耀天空的景象。比喻人离去后,留下的影响还在。
柴桑(chái sāng)的意思:指人们生活贫困、艰苦的地方。
东北(dōng běi)的意思:指中国地理方位中的东北方向,也泛指边远、偏僻之地。
画屏(huà píng)的意思:指用画画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屈曲(qū qū)的意思:指弯曲、弯折的意思。
人家(rén jiɑ)的意思:人家指别人或他人,多用于指代对方的家庭、身份或情况。
山光(shān guāng)的意思:山光指的是山上的光线,比喻景色优美、光明照人。
图经(tú jīng)的意思:指根据经验和智慧来解决问题或处理事务。
烟汀(yān tīng)的意思:指烟雾缭绕、景色模糊的样子。
- 翻译
- 在柴桑划分的领地载入了图经之中,曲折连绵的山色如同展开的画卷。
特别是向东北方眺望那片芦苇洲,夕阳下的人家隔着烟雾笼罩的小洲显得格外迷人。
- 注释
- 柴桑:古代地名,位于今中国江西省九江市境内。
分邑:划分的领地或区域。
图经:古代记载地区地理、风俗等的书籍。
屈曲:曲折,形容山势蜿蜒。
山光:山的景色。
芦洲:长满芦苇的沙洲或小岛。
东北望:向东北方向眺望。
人家:指住家,此处在诗中指远处的村落或居民点。
残照:夕阳,傍晚的阳光。
烟汀:烟雾笼罩的水边平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远的意境。
"柴桑分邑载图经,屈曲山光展画屏。" 这两句是从宏观角度描绘乡村的轮廓,其中“柴桑”指的是由茅草覆盖的屋顶,而“分邑”则表明这些房屋分布在不同的村落之中。“载图经”意味着这些景象值得被记录下来,成为美丽的画卷。而“屈曲山光展画屏”则描绘了蜿蜒的山光投射在画屏上,营造出一幅动人的山水画。
"最是芦洲东北望,人家残照隔烟汀。" 这两句诗更深入细致地刻画了乡村晚景。“最是”表达了诗人对这景象的赞美之情,“芦洲”指的是水边的芦苇丛生之地,而“东北望”则是从这个角度去欣赏景色。"人家残照隔烟汀" 描述了夕阳的余晖穿过薄雾,给人间带来了一抹温馨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美景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分阳麻姑仙祠壁
玉华秀色青摩空,天目注渌弯如弓。
龙骞虎玃老蛟舞,鸾翔凤翥飞南东。
麻姑觉道两仙去,真人飞影留遗踪。
湘潭蒲牢就湮没,白鹤一去劳山空。
牧亭侯封有茅土,淳分派别于英公。
琅玕楮树率苗裔,石棱埋草存双峰。
我今扫松考宗谱,发飒霜鬓飘秋蓬。
阶庭云仍待秀彦,往往学问如撞钟。
阎闾更革兵燹后,畎亩桑梓无前功。
从容绵匝犹近古,但视志气如长虹。
梅边岁寒得三友,诗人援笔鼋鸮宫。
他年有问铁牛子,赤松黄石相追从。
至正壬辰九月十二日过玉山草堂留别山中诸公
五陵豪英不足畏,丹徒布衣那可轻。
万事岂皆合天道,偶然遇之亦成名。
我今困乏穷谷底,青云之志何由平。
愁来饮酒一百杯,拔剑高歌泪如倾。
歌声悲壮君试闻,江汉茫茫气欲吞。
附凤骑龙岂难事,屠狗脍牛何足论。
诸君古乡旧知己,会面那得无欢言。
平生心事难尽道,且复痛饮花下樽。
明当大醉楼船上,横吹玉笛过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