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似高低鸑,城疑断续虹。
目极神从爽,心清境自同。
白龙(bái lóng)的意思:指纯洁无暇、高尚无私的人或事物。
鲍谢(bào xiè)的意思:表示对别人的感谢和赞赏之情。
宝树(bǎo shù)的意思:比喻有价值的人或物。
大王(dài wɑng)的意思:指权力最大、地位最高的人。
帝都(dì dū)的意思:帝都指的是帝王的都城,也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首都。
法宫(fǎ gōng)的意思:指法庭或法院。
分化(fēn huà)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在某种条件下发生分裂、分散或分别的现象。
佛日(fó rì)的意思:指佛的日子,也指佛教徒的节日。
高低(gāo dī)的意思:指事物的高度和低度,也可指人的品质、能力等的高低。
化迹(huà jì)的意思:化解痕迹,消除痕迹。
极神(jí shén)的意思:极其神奇或非凡的人或事物
金茎(jīn jīng)的意思:指男子的生殖器官,也用于比喻强壮有力。
曼殊(màn shū)的意思:形容人的态度或言行高傲、自大。
目极(mù jí)的意思:指眼睛的瞳孔极小,形容目光极为集中或专注。
排空(pái kōng)的意思:排空指将物体内部的空气或者其他物质排出,使其变为空虚或空洞。
青冥(qīng míng)的意思:指深邃幽远的样子,形容天空或大海的深蓝色。
人工(rén gōng)的意思:指人力所做的工作,与机器相对。
四起(sì qǐ)的意思:指事物同时发生或同时出现。
天界(tiān jiè)的意思:指天空之上的世界,有时也用来形容极高的境界或理想的境地。
王风(wáng fēng)的意思:指古代君王的风度和风范。
一依(yī yī)的意思:依附、依赖
紫气(zǐ qì)的意思:形容吉祥、光明的气象出现。
大王风(dài wáng fēng)的意思:指某人以傲慢、盛气凌人的态度,自以为是地行事,显得非常嚣张和风头十足。
这首诗描绘了登临清凉台的壮丽景象与深邃意境。诗人以“绝磴盘天界,方台枕法宫”开篇,将清凉台置于天际,仿佛与佛国相通,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白龙衡划堑,丹鹫远排空”,通过白龙与丹鹫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清凉台的神秘与高远。
“宝树青冥底,金茎紫气中”两句,以宝树和金茎象征清凉台的神圣与辉煌,同时借助“青冥”、“紫气”等意象,展现了清凉台所在环境的幽静与祥瑞。接下来,“曼殊分化迹,石跪逊人工”则通过曼殊与石跪的描写,表达了对清凉台独特建筑风格的赞叹,以及对人工巧夺天工的感慨。
“岭似高低鸑,城疑断续虹”运用比喻手法,将山岭比作高低飞翔的鸑,将城墙比作断续的彩虹,生动地描绘了清凉台周围自然景观的壮美。最后,“一依文佛日,四起大王风”两句,既体现了清凉台与佛教文化的深厚联系,也暗示了其在文化上的重要地位。
“目极神从爽,心清境自同”表达了诗人登临清凉台后的内心感受,即视野开阔带来精神的愉悦,心境纯净与周围环境和谐一致。最后,“诸贤今鲍谢,能益帝都雄”则以历史人物鲍谢为例,强调了清凉台对于提升都城文化影响力的作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凉台及其周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向往。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