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建词描洛浦神,唐君色染博陵身。
□□□□□□□,□□□□□□□。
半面(bàn miàn)的意思:指人的面部表情或态度只显示出一部分,而隐藏了真实的想法或情感。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多事(duō shì)的意思:指多事、多事情、多事体,形容人多事、事务繁多。
洛浦(luò pǔ)的意思:洛浦是一个古代地名,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环境非常美丽、宜人。
弃置(qì zhì)的意思:抛弃、放下、不再使用或关心某物或某人。
韫玉(yùn yù)的意思:比喻隐藏在平凡中的美好或才华潜藏的人。
巫云(wū yún)的意思:形容神秘莫测、难以捉摸的事物或情况。
新陈(xīn chén)的意思:指事物不断更新、变革,不停发展。
此诗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名为《唐伯虎画崔氏像因题余次韵(其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隐喻,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与情感寄托。
首联“子建词描洛浦神,唐君色染博陵身”,以曹植(字子建)的文采与洛水女神的美丽相提并论,再以唐代画家唐寅(字伯虎)的技艺与博陵(古代地名)的色彩相映衬,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艺术创作联系起来,表达了对才华与美的赞美。
颔联“巫云巳散当年梦,吴粉空传半面春”,通过“巫云”这一典故,暗示历史人物的往事如云烟般消散,而“吴粉”则可能暗指某种艺术风格或技艺,但如今仅留下半面之春,寓意着美好事物的流逝与遗憾。
颈联“韫玉求沽遭弃置,采蘼多事问新陈”,“韫玉”比喻珍贵的艺术品或才华,“求沽”意味着寻求价值的认可,“遭弃置”则反映了被忽视的命运;“采蘼”可能象征着追求新知或变革,“问新陈”则表明了对时代变迁的关注。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揭示了艺术与才华在不同环境下的命运,以及对传统与创新的思考。
尾联“□□□□□□□,□□□□□□□”,此处的空缺部分可能是诗人的留白,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或是对上文内容的总结与延伸,暗示着对历史、艺术与个人命运的深层次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艺术创作、个人命运等多个层面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待。